山东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强化阶段我是又上了强化的课程,我个人是感觉上课的话记忆比较深刻,而且重点分明效率高。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主要是记忆选择题重点知识点。二刷1000题的话我个人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当然有空的话可以这样准备选择题。我是直接背诵了徐涛小黄书配合做历年真题来记忆选择题知识点的。很多人推的疾风劲草,我也用了一下准备选择题,虽然我写在上面了,但是个人观感不是很好,东西比较乱还有很多非重点,如果要背知识点我推荐徐涛小黄书。时间多就配合做真题。马原这门课重在理解,毛中特和史纲推荐大家后期自己画时间轴和分类整理党会、毛泽东文章、不同会议提出的新说法、事件等便于记忆。这个很重要自己做的笔记印象深刻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文水平不高,四级考试仅得了460分,还考了两次(尴尬)。首次备考研究生时,我是从三月启动的。起初,我专注于背单词,用了本绿色封面的单词书,共有50个单元。初期阶段,我每天啃一个单元,从早上8点到12点,投入的时间挺多(我采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完成第一轮单词复习后,我便着手做历年真题,从2004年起逐年往后做,每天只处理一篇阅读理解,且必须精读。我相信唯有深入研读才能提升能力。精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习惯于做完题目核对答案后,将所有陌生词汇摘录下来并学习(不仅要求记住含义,还要了解其词性和用法)。接下来我会进行全文翻译,逐句用笔在纸上写下译文。刚开始尝试翻译时,我感到非常艰难,自己的译文连自己都不满意,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挑战促使进步。最初,我的词汇量可能只有三千左右,但在完成了2004年至2015年的真题翻译后,我的词汇量已接近一万,临近考试时更是超过了一万。完成一轮真题翻译后,应再次回归真题练习,别误以为做过一次就记住了答案,认为无意义。实则不然,初次不明白的单词或句子,在多次练习中仍可能困惑你,甚至第三次也可能如此。因此,真题需要反复操练,至少要做两遍。关于写作部分,如果英语高手只需在考前构思几点思路,但对于普通考生来说,务必背诵作文,大小作文都需要,每种至少背10篇。虽然每年的作文题目看似迥异,但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相似的。因此,真题中的作文极其有价值,特别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范文,必须要学习!这些就是阅卷老师欣赏的文章,你应该按照这种方式去写作。了解对手,方能百战不殆。我从十月中旬开始背作文,二十篇范文的经典句子反反复复背了三四遍,虽未能倒背如流,但也能自如地运用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实践日语,这门科目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日语语法知识,更注重的是实际运用能力。我在复习时,将重心放在了阅读理解和听力上。我会定期阅读日本的新闻网站、杂志,提升自有的词汇量和理解力,也会观看日剧和电影来训练听力。写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会定期写小论文,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模仿和复述是提高口语的有效方法,我会选取一些日语文章或演讲进行跟读,逐渐提升自有的发音和流利度。
专业日语则更为深入,需对日本的文化、历史、社会有全面的理解。我在复习时,除了研读教材,还会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尽可能地拓宽视野。我特别推荐《日本文化概论》和《现代日本社会》等书籍,它们能帮助深入理解日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内涵。我还坚持每天做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记忆,这对专业日语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在应对这两门科目时,我认为“输入”与“输出”并重是非常关键的。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要凭写作、讨论、讲解等方式主动输出,这样真正内化为自有的知识。持续的实践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语言学习尤其如此。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很重要,但保持对日语的热情和兴趣更为关键。我喜欢日本文学,在备考过程中,我会阅读村上春树、川端康成的作品,既放松心情,又能在无形中提升日语水平。所以,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学习变得有趣,是我在考研路上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