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并未投入大量时间在政治复习上,是从十月份才开始着手准备的。初期阶段,我每天分配给它的学习时间是两小时,后期逐渐增加至三小时。关于参考资料,我一直遵循肖秀荣老师的相关系列。虽然购买了一整套,但实际上用到的并不多。过多且复杂的资料只会消耗时间和精力,往往得不偿失。例如风中劲草,连续两年我都购入了,但它内容实在过于精炼,对于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友好,但又因其内容充实,让我难以割舍,总是在弃用与保留间摇摆不定,我这人买资料时有时确实会有点冲动。二战期间我就变得明智些了,只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并结合他的知识点提要来复习。此外,肖8和肖4也是必不可少的,去年肖8的质量很高,在最后冲刺阶段极大地巩固了我的信心。当然,肖4每年都会命中一些题目,这是肯定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期间,我的数学成绩相当出色,同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就着手复习数学。首先,我专注于阅读教材,没有去做课后习题,因为我觉得那些题目数量庞大,有些繁琐。我更倾向于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每个定理和定义,并亲自推导一遍。在这一个半月中,我专心致志地复习数学,每读完一章书,就会配合完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应章节。因此,在暑假来临之前,我已经几乎完成了整本书的练习。
暑假期间,我挑战了《基础过关660题》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回到学校后,我尝试了几套历年试题,能够在短短的一小时多内完成,感觉自己的状态良好。于是,我对数学的复习有所放松,偶尔做一些真题的部分来保持手感。十月份的国庆假期之后,我开始了颇具挑战性的400题训练。遇到难题时,我会花费将近三个小时去攻克,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对于较为简单的题目,我通常花两个小时草草解答后就结束了。第一次做这些题时,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次我投入了更多的专注力。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复习一遍,这样在考试之前就可以看好几遍而且越来越熟,每次复习的时间也就会缩短了,另外例句看多了没准就会记住一两句,也许就能用在作文上,这样我们的作文中就能用到考研单词这种高级词汇,肯定也会提高作文分数,一举两得。写作开始就是背文章,然后自己一点一点的写,我大概11月份才开始弄的作文,所以有点匆忙吧。还有就是英语作文的字啊,一定要写漂亮!字体不好看的同学一定要练一练呀。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综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在复习时,你需对这三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如地球空间信息、地理系统模型等,是理解GIS的前提;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尤其是编程基础,如Python或Java,对理解和应用GIS软件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特别是数据库管理和网络技术,会帮助你理解如何处理和传输地理数据。
掌握主流的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熟悉其基本操作,更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凭实际操作,你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学习使用开源GIS软件也能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者,数据分析和处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你需熟练掌握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空间模式和时空演变规律。在复习阶段,多做案例分析,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能有效提高分析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应用,尝试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或者数据分析比赛,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又能积累实践经验。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循环模式。先理解概念,再记忆知识点,凭实践应用巩固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遇到难题,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与同学讨论,都能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