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的时候跟着班上一边课,最好跟着刷1000题,我刷题晚到11月才刷完当时还赶上论文开题乱七八糟的事挺着急的,不过一定稳住心态,告诉自己认真刷一遍和快速刷2到3遍其实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大题什么时候背,我能说我在还剩10天的时候才开始背吗,当时也很着急,但每天狂背最后也背过了,不但把徐涛小黄书上的重点内容背诵完,还把肖四的大题关键点背了两遍。当然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进入12月再背大题其实不晚,除非你背的太慢,前期关注的一定是选择题,一定一定做好选择题,今年单选题很基础,但多选题简直就是坑啊,所以说政治这东西,一定要给足够的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借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来学习数学,总共精读了三次,并在最后阶段完成了一次真题演练,随后便步入了考场。对于数学来说,扎实的基础是关键。我在阅读每一轮时都获得了新的领悟,同时注重积累知识点,做笔记以加深记忆。历年真题不容忽视,因为尽管时间流逝,但核心知识点变动不大。深入探究真题,了解常考点,能帮助我们形成独特的理解。边看书边做题时记下的笔记,在考前浏览一番,能清晰地揭示出自身的弱点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你掌握再多技巧,都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看几篇文章。阅读真的是要靠英语实力的。不建议做很多模拟题,真题是最好的,我当时真题阅读做了两遍,第一遍自己做然后对答案,第二遍一个题一个题分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每天早上我都会把前一天分析好的文章读一遍确定自己没有不懂的地方才过。最后我真的做到了考试的时候看一遍题就知道选哪个答案。作文的话可以看看王江涛的,多背几篇范文,仿写几篇。作文关键把字写好,别又修改最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地理综合”这个科目,它涵盖了地球表面的物理过程、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核心领域着手:
1. 地理基础理论:这是所有研究的基石,包括地质构造、气候类型、水文循环、土壤形成等。理解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我推荐使用权威教材,如《自然地理学》进行深入学习,并凭做笔记、画图等方式加深记忆。
2. 生态地理:这涉及到物种分布、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等内容。这部分需结合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知识,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凭案例分析来增强理解。
3. 人文地理:虽然名为“自然地理”,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资源开发等问题,从人文角度去思考自然现象。
4. 实验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实验和实地考察是重要的一环。尽量参与实验室工作,实地考察地理现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复习策略上,我采取了“分散复习,集中突破”的方式。初期,每天分配时间复习不同模块,确保全面覆盖;后期,按自有的弱点和难点进行集中攻克。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我备考的重要部分。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既能互相启发,也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定期自我检测,评估学习效果,调整学习计划,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面对压力,要学会放松,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