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复习开始的晚所以我在这一门上花的时间就很少,考试的时候答题不熟很容易写不完,我有一道10分大题只写上了两句话,所以分数可想而知。政治我就是做了1000题,背了肖四(肖八做做选择就行),一定要相信肖大神,大题都会押中的。我觉看了肖秀荣知识点提要和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我觉得比风中劲草蒋中挺那些好很多,很清楚,冲刺背诵笔记就是针对选择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在这几科中还算比较好的,所以准备起来感觉比较容易。首先是从上半年就开始了课本复习,在暑假开始之前把课本通了一遍,暑假开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第一轮复习,用了7.8两个月;然后又开始了第二遍李永乐,中间回了一次家待了有半个月左右,用了两个月,实际复习时间为一个半月吧;然后李永乐第三遍,用了一个月;然后李永乐第四遍,主要是把之前每轮的错题看了一遍,用了半个月;12月下旬开始真题,一天一套。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无需过于紧张。但学英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整个备考阶段持续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我最早开始准备的就是这一科,大约在四月初,我在正式复习之前先尝试做了去年的英语真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我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二是让自己熟悉考研的试题类型和难度。关键在于均衡,要平衡地处理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排序和作文。在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这四个部分都应该给予同等重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提升空间最大,因此,你可以在接近考试的后期专门加强作文训练。至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研究。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复习一下,否则可以忽略,因为它所占分数较少,且很难确保高正确率。即使随便猜答案,成绩与精心准备也相差不多,所以在“投入产出比”上并不划算,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题型。但请记住,翻译和排序极其关键,其“投入产出比”甚至可能超过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部分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分配充足的时间去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环境化学、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我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料,结合网上的课程和讲解视频,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理论和概念。
对环境化学部分,理解和掌握各类污染物的性质、反应机理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至关重要。我经常凭做实验模拟题来巩固这部分的知识,这有助于提高我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水处理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是环境工程学的重点,这两部分内容涉及到许多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我建议多看实例,理解并各种工艺流程,如活性污泥法、反渗透等,并能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这些过程背后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固体废物处理,除了基本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知识外,还需关注最新的环保政策和技术动态。这部分需阅读大量的论文和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
解题技巧和速度在考试中非常重要。我通常会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以熟悉考试格式和时间压力。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我会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