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主观题目,记忆内容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教科书中的关键概念,在之前的复习阶段你应该已经识别出哪些是主观题目的重点;另一类则是知名教师编写的考前模拟试题,我个人推荐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以及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在10月和11月期间,许多考研辅导机构会推出模拟试卷,通常称为8套卷或10套卷等,你可以做其中的选择题,但主观题并不必完成,因为它们往往重复前几年的老题目。这两本资料大约在12月中旬发布,虽然看似时间紧迫,但它们包含的当年时事政治内容极为重要,与基础知识复习同等关键。如果你的时间允许,预先独立完成这些模拟题再进行背诵,效果将更为显著。我只完成了部分练习,之后由于时间紧张便直接进入背诵环节。有传言称肖秀荣的预测更准确,可能是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较早,考研命题组有可能为了避免重复而避开,而肖秀荣的试卷则在命题工作完成后出版,与真实考试题目相符的概率较高。我没有追溯前几年的模拟卷情况,但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肖秀荣的4套卷确实更倾向于押中题目。仅供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我做了很多模拟题,后来的张宇四套卷哪李永乐的6+2呀还有合工大的模拟题我都做过。合工大题目难度挺大,时间紧张的小伙伴可以不用考虑,基础不错的可以去尝试着做一做,难题接触最重要的就是要锻炼在考场应对难题的心态和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在所有科目中较为突出,因此我在英语复习上花费的精力相对较轻。自9月份起,我就与几位同学共同展开复习。我们每周坚持完成两套真实的考试题目,我总共完成了两遍英语真题,推荐至少做两至三遍。然而,关键在于,做题只是手段,理解并分析解析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推荐购买张剑的真题黄皮书,因为它的解析非常详尽。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早晨会背诵一篇王江涛的作文,并在当晚临睡前尝试默写,以此每日积累一些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的核心在于理解基本概念。这包括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机械传动的设计原理、材料的选以及强度计算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理解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掌握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的计算,这些都是进行有效设计的基础。
掌握各种机械部件的设计方法是关键。比如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部件,需熟悉其工作原理,了解其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并能按实际需求进行选或设计。特别是齿轮设计,不仅要注意模数、压力角等参数,还要考虑齿形、齿向误差等因素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再者,材料的选也是重要一环。不同的工况需选用不同性质的材料,如耐磨性、耐蚀性、强度、硬度等。这就需具备一定的材料科学知识,能够按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同样重要。凭实际操作,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已有的设计方案,更好地理解设计思想,提升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做题、画图、模拟设计,以此来巩固和深化理解。我还会参考多种教材和资料,广泛阅读相关论文,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有的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