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记忆要求直截了当,但领悟却需要深入探索。实际上,“领悟”特指对《马原》这门以哲学为主导的科目的把握,因为它在考试中占有显著的分数比重。为了增进理解,你可以阅读《精讲精练》,参与辅导课程,聆听老师的讲解,并在入睡前与室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世间万物。我想要突出的一点是,对于马原,绘制个人的学习框架极其有用,依据框架来理解和记忆内容(实际上,简答题的答案往往都源于这个框架,你可以通过排除法对照题目,找出最合适的答题要点)。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之前建议把全书刷2遍,但不止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建议每做完一小节的题就进行考点的整理,有时间的可以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我当时数学是用了错题集的,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和该题的考点,以后遇到类似的考题时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刷题一定要刷的有效!!!我当时线代部分没有看全书,直接用的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分册,那个里面知识点讲地比较详细,后期只做了两三套模拟题,心思全放在真题上,结果今年考的难度远超去年,然后我数学就有了史上最低分118...奉劝各位,在抓好简单题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难题!!!660题、张宇18讲和模拟试卷一定要认真对待!!!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就是单词不能丢,我的单词书前前后后一共过了七八遍,后期又把另一个版本的单词过了一遍。真题一定要仔细做,第一遍可以分块做,一段时间做阅读,另一段时间做新题型这样,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分析题目。慢一点没关系,一定要利用好真题。第二遍就要严格计算时间来做题,培养做题的整体感觉。然后可以将里面的长难句标记出来,自己翻译,理清思路,不仅可以找出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误区,也可以提高翻译句子的能力,而且要尽量学习其表达方式,作文的时候模仿写句子。我的经验是,英语作文比阅读更容易拉开分。我今年考试心态不好,大小作文写了快一个半小时,导致后面阅读做的不是很好,有很多不确定。但是下来分数并没有想象的糟糕。我作文写的比较认真,所以感觉应该是作文的功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它们的物理本质。例如,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变形的程度,这两者的关系是凭胡克定律来描述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掌握基本原理和公式。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虎克定律、圣维南原则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的核心内容。各类截面的几何性质,如矩形、圆形、T型、I型截面的惯性矩和极惯性矩,这些在计算中经常用到。但切记,公式并不是死记硬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再者,注重实例分析和计算训练。材料力学的问题往往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如考虑载荷类型、边界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多做习题,尤其是设计型题目,提升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使用《材料力学》(孙训方版)等经典教材,并配合同步练习册进行深度学习。
实验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验证理论,如利用拉伸试验理解应力-应变曲线,或者凭弯曲试验了解材料的弯曲性能。河海大学的实验室设施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机会,一定要充分利用。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演练不可忽视。这不仅能够检测学习效果,还能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我通常会在复习后期进行定时模拟,以此调整自有的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