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不必急于一时,等考试大纲发布后再系统学习完全足够。在跟随老师的课程进度同时,我会阅读核心教材,并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接下来,我重温风中劲草的解析配合历年真题,全部完成后,就进入预测阶段,包括肖四、任四、风中劲草以及20天20题等。其间,我也购买了一套真题集。尽管理论上讲,真题的价值有限,因为试题和重点每年都有所变化,但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如何解答论述题。论述题其实是由一系列固定的思维框架加上个人创新组成: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和题目要求的知识点是关键,这部分需要死记硬背,尽管每年都会有热门考点,但基础还是扎实的记忆。利用资料逐一攻克每个框架,并通过真题和预测卷提升自己定位答题框架的能力,这样就能应对自如。至于创新部分,必须紧密联系材料,要有与材料相关的见解,而不仅仅是照搬预测材料,即使前面的部分略有偏差,如果这部分处理得当,合情合理,也能赢得一定的分数。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研数学的学习中,确实有些章节难度较高,深入研究会发现其复杂性不容小觑。然而,当前的考试趋势已较少涉及这些过时的知识点,因此在复习这部分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适当调整。到了九月,持续做题是必要的,但此时还在做1000题可能需要自我反省。对于做错或不懂的题目,建议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明确自己的错误点、关联的知识点以及个人体会。
考研英语方面:
翻译我用的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书上有历年真题,讲解也非常细。因为我前期工作就是背单词,负担不重,所以就早早开始了翻译。四月中旬按照每天一年的五句话(除去最近三年),自己认真手写翻译,然后对照书上讲解订正,并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常犯错误,对考研翻译有了初步认识。八月份第二轮翻译,对易错点做重点处理。十一月底开始三轮翻译,这个时候对之前做过的题以及正确翻译已经很熟悉了,就重点关注自己的错题,对自己的一些易错点一定要重点关注,错题要反复去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你需掌握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核心概念,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的科学,每一种经济行为都是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决策。
把握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主线。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体经济活动,如GDP、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微观经济学则聚焦于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市场竞争等。理解和掌握这两者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再者,深入理解供求模型。这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工具,无论是解释价格如何决定,还是分析政策如何影响市场,供求模型都能提供有力的分析框架。要熟练运用图形分析,它能直观地展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对市场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从完全竞争到垄断,不同的市场形态有不同的价格决定机制和效率特征。理解这些差异,对预测市场行为和政策效果非常有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案例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凭分析真实的经济事件,你更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定期做题也很重要,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风格,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持续阅读和思考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关键。阅读经济新闻,了解全球经济动态,帮你将理论知识融入现实世界。尝试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自有的观点,这将极大地锻炼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