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中期复习,我的重点仍然是选择题,建议重做第一阶段做错的部分。经过初期的学习,你应该能识别出自己的弱点所在,哪一章节或是哪个部分需要加强,这样就能更有目标性地复习。对于解答题,你们可以浏览并练习,以此提升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个人把解答题的复习安排到了后期阶段,中期则侧重于大量选择题训练。有些知识点虽然可能常出现在解答题中,但同样也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多做选择题有助于熟悉内容,到时候背诵也会更轻松,毕竟看得多了,记忆自然就加深了。
从12月15日直至考研结束,市面上会出现各种模拟预测题,其中推荐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8套卷》要像正式考试那样对待,通常每套题半小时内可做完,完成后对照答案解析,标记错误并在风中劲草上注明,例如“肖8三1”代表肖秀荣第三套的第一题。稍后,《4套卷》会发布,几乎人人都会买一套,别犹豫,买到后立即做客观题,按之前的方法处理。
最后,我们关注的是备受期待的主观题。由于之前可能未涉及,而《4套卷》正好适合准备这部分。如果不想在政治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那么最佳策略就是专心背诵《4套卷》的主观题。背诵时,要抓取关键点,尝试用自己的话灵活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最重要的是“整理错题”!!!复习完一轮就要复习一遍错题,我每次自己模拟考试都会之前复习一遍错题的,连续3次做出就可以把这个题删了,这样最后留下的题都是精华了。考前3-4天就不做新题了,只看错题,更多的时间留给政治。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四六级一次通过,大三通过商务英语BEC中级考试,本来我觉得英语是要给我提分的,我准备到时候也花费了相当大力气,绿皮书背了三四遍,真题过了四遍,可是初试英语着实让我好伤心,五十来分。所以四六级和考研英语真的没有太大关系,好多同学六级没过但是考研英语妥妥的,所以大家真的需要好好准备英语,这对初试、复试帮助很大很大。复试的时候老师指着文章里的一个单词让我读出来并用英语解释他的含义,好在我初试就背过了这词。英语最好开始的早一点,慢慢积累,考试之前严格按照时间模拟几遍,考场上头脑保持清醒。大概从十一月开始第二轮轰炸英语,就是整套的计时做真题,然后到了十二月开始背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据结构的本质至关重要。它并非单纯的技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数据结构主要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便高效地获取和修改这些数据。常见的数据结构有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场景,需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
对数组,应掌握其连续存储的特点,理解索引访问的效率优势;链表则需理解指针的概念,了解其动态改变内存的优势;栈和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结构,要理解它们的“后进先出”(LIFO)和“先进先出”(FIFO)原则,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递归、回溯等问题;树和图则是非线性结构,如二叉树、平衡树、图的遍历等,它们在算法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习数据结构,动手实践是关键。凭编写代码实现各种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深化理解。我推荐使用C++或Java进行实践,因这两种语言对数据结构的支持较好。刷题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LeetCode、牛客网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题目,从基础到高级,涵盖各种数据结构的应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尝试将数据结构的知识应用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实际项目中,例如,图像处理、视频编码等领域,你会发现数据结构的魅力无处不在。
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这时不要气馁,多查阅资料,参与讨论,甚至寻求导师的帮助。坚持就是胜利,只有深度理解和熟练应用,在考试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