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最晚的是政治复习,但这科的效益最高,每一单位的努力能换取丰厚的回报。由于我个人习惯于拖延,总是打算临考前突击记忆政治,因此原定的学习计划并未全部完成。如果提前开始,我推荐你们阅读以下书籍。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红宝书”,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编写,非常权威,不容忽视,历年真题大多直接或间接出自此书,其修订方向也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其次,可以看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与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相似,但更精简,重点用不同的字体或阴影突出,条理清晰。接下来就是肖老的系列书籍,我购买了四本,包括《命题人1000题》的习题及解答,《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全是模拟题,紧密贴合真题,旨在预测考试趋势。我做了两遍《1000题》,在笔记本上做,自我批改并用红笔纠正,还针对错误题目多次复习考点。《8套卷》的选择题我都完成了,马原的大题部分也进行了查看,参考答案大致浏览了一遍。《4套卷》的所有选择题我都做了,且将所有大题倒背如流,直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刻还在反复背诵。对于时政,我仅整理了可能出现的考题,若想确保万无一失,可以考虑购入《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包含了最新的时政热点。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9月1日: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基础,老师的整个讲解的框架体系蛮成熟的,按照他的指示把笔记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尝试着背诵,这样下来就可以搭建起数学的整体的脉络,知道要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我个人认为这个框架的搭建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以帮助你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来面对你所遇见的各种题型,而不至于迷失在茫茫的题海中无法自拔,它就像在你的脑海中植入了一份详尽的探险地图,遇见一个题,你可以将其归入体系中的某个知识点,这样的训练增加之后,对你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将知识归整而不是碎片化存在于你的大脑中,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都会是如此。9月1日-10月15日:进入考研攻坚期,复习全书是必备的,因为数学是上午考,我也象征性的把复习时间安排在了上午,每天看20页左右,一些原则:1、必须自己拿笔写,切忌眼高手低以为看看就会了;2、切忌还没怎么思考就看答案解析,不会做没事,自己思考的过程尤为关键,在每道题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思考推算过程以及这道题的关键之处;3、琢磨好久都搞不明白的,可以询问老师。数学其实有点像练书法,一开始可能你的水准只能够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还只能学个皮毛,但重复训练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你会形成自己的笔法(数学思维方式),在之后对于从未涉猎的新帖(新题型)也可以驾轻熟重。10月16日-11月10日:复习全书完了之后,一本虐人无数的660题登场,别以为他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他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锤炼过得,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绝对会让你获益匪浅,他的题目的设置真的恰到好处,细细的琢磨每一道题的精髓,虽然真题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难度的,关键的是思想方法。我大概刷了20多天,但有些题后来又忘记回过头去考虑了。11月11日-12月20日:从光棍节那天清晨开始,我拿起了真题,花了十天时间每天完成一套卷子,因为很多题其实在你做全书的时候已经遇到过了,所以其实真题对于真实水平的评估还是有很大偏差的,对完答案,订正,错的题的解题思路思考一遍就完事,当时的分数基本保持在120-140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失常,第一,历年真题相对于之前的训练还是简单一些的,第二,平时的训练不紧张,三个小时基本上都是轻松愉快的度过的,那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就盼着可以做数学真题了,就像恋爱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我坚持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每晚饭后用半个多小时来研读英语,初期主要阅读的是英语实际考试的文章,而后期则专注于曾鸣张剑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黄皮书中的范文。在深入剖析真题的过程中,我会摘录生词和短语并进行背诵,确保每日用于词汇学习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等多个领域。你需深入理解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这些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每个新概念都凭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掌握实验技能同样重要。分析化学的实验部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包括各种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分析。例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都是常见的分析工具,需熟练操作并能按结果进行解析。对这些,我会尽量多做模拟实验,熟悉每一步骤,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仅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者,重视公式推导和计算。分析化学中有很多公式,如滴定法的计算、离子强度的影响等,都需能够灵活运用。我会在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基础上,多次进行推导练习,以此来强化记忆。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熟悉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
持续关注前沿动态。分析化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虽然考试可能不会直接涉及最新研究,但了解这些动态拓宽视野,帮助你在答题时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