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是从看课本开始的,但是由于时间不足,看完微积分的课本就直接开始复习全书了。教材不用看的很细,因为大量的练习都在全书上等着你去攻克……我当时用了10天看完微积分,看完教材后就开始啃那本李永乐、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我买的是那本李永乐的大红色的全书,说实话并不好用,所以不建议大家买,因为一开始买错了觉悟太晚就懒得换了,全书的线代部分我没做,用的是李永乐那本线代讲义,非常好用,强烈安利给大家。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11月起,我启动了作文的准备工作,主要参考王江涛的书籍。每日,我会运用个人的独特方法撰写一篇文章,并请备考伙伴提供反馈。然而,由于需要专注于其他科目的复习,我在后期并未花大量时间在作文上。在冲刺阶段,我选择记忆一些模板并构建了一个符合自身风格的模板。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我建议重视作文的复习,因为它相对于其他题型,更容易提高分数。至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进行特殊的练习,因为平时阅读理解的复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这方面的能力。后期我尝试了一些历年真题的翻译,发现其内容非常实用,所以强烈推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水力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这些理论构成了水力学的基础,对后续深入学习至关重要。我建议大家凭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结合课后习题,反复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基础理论。
实践应用不容忽视。水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应用性强的科学。例如,河流动力学、水库调度、管道设计等都是水力学的应用场景。我建议大家多做实例分析,比如计算水头损失、分析水流形态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实验和模型是提升理解的好途径。浙江大学的实验室设备齐全,有许多模拟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水力学现象。比如伯努利方程的验证实验,你更深刻地理解压力、速度和高度之间的关系。建立物理模型或数值模型也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历年真题的研读也必不可少。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出题者的思路。我通常会先独立完成,对照答案解析,找出自有的不足,以此提高复习效率。
团队学习和讨论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角度获得新的启示。我经常和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共享笔记,共同讨论难题,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对我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