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自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了《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作者便开始了复习。尽管这本书内容量适中,但其内容略显枯燥,类似的叙述方式易使读者混淆。然而,完成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后,接下来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就会显得较为直观,至于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理论则相对较易理解。作者搭配使用《肖秀荣1000题》阅读,每章节结束即做相关选择题,这样的方法让他受益匪浅,因为题目有助于他识别学习要点(即便所有内容似乎都很重要)和区分各个知识点,从而避免混淆。鉴于他在后期几乎没有大量背诵,他对这轮深入阅读格外重视,尤其是考虑到他的阅读速度较慢却能记住不少内容,他自豪地称之为“理解式记忆”,并极力推广这个方法。有专家建议再次精读《大纲解析》,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另外,他还抄录了《肖1000》的所有解答和答案,尽管并未留下深刻印象,但他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或许也有其价值。
考研数学方面:
近几年考研数学越来越难了,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最好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科英语底子不错,英语基本上没怎么复习(这么说会不会被打)。我到了十月份才开始做英语真题,之前单词一点也没有背。(大家不要学我)。作文和翻译都没有单独练过,只是跟着老师复习而已。(好了,我知道我这么说太拉仇恨了)。到了十一月末,我做完了一遍真题。哦,真题买的是张剑的小黄书,这本书好像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我个人觉得,无功无过吧。但是英语四六级没过的孩子,或者说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一定要早下手为强。我一个学姐,六级考了三遍没过,从四月份就开始背单词,练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材料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金属和合金的性质等。每一个主题都需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例如晶格结构的不同类型、相图的意义和解析方法,以及扩散机制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
重视实验和实例。材料科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很多原理需凭实验来验证和理解。浙大的课程通常会结合实际案例,如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的性质等,从实践中学习和领悟。在复习时,除了课本,参考实验教材和研究论文也是很好的选。
再者,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无论是解决热力学问题,还是计算扩散速率,都需一定的数学功底。我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多做练习题,尤其是那些涉及公式的题目,这将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讨论和合作同样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和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难题,这种互动不仅深化理解,还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参与学术论坛或者在线学习社区,与其他考生交流,也是提升自有的有效途径。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材料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成果、新技术层出不穷。关注相关的科研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也可能在答题时提供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