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我可以说是冒了个险,大纲出来以后我才开始买书。一战的时候买的肖秀荣爷爷的知识点精讲精炼,但是大纲出来以后发现大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浪费了好多时间不说,整个书也比较乱,知识点自己都找不见,今年我学乖了,等这大纲出来了我才买,一定要买红皮书!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大纲每年都以它为准,大纲不用买,最多找电子书看看变化的知识点就行了,但是红皮书(大纲解析)是一定要买。此外,我还做了的肖秀荣的1000的和石磊的1500题。两种书风格不一样,1000题是基础知识,答案在书上差不多都可以找到,再加上大家都买所以图个心里安慰,快速刷过,1500题个人觉得出的很好,和大纲的知识点一模一样,解释的也很清楚。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精准的概念认知、开阔的思维方式和牢固的运算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项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无法高效地解决问题。作为理科学生,这方面通常具备一定的优势。关于学习资源,想必你已经听说过不少关于《李永乐全书》的推荐,我个人也是主要依赖这本书。但个人习惯上,我会额外保持一个专属的小笔记本,整理相同主题的知识点,记录易错点以及日常对数学的一些独到理解。如果你的时间充裕,我推荐你也尝试这样做;若时间紧迫,则无需强求,毕竟四遍研读《全书》已足以应对挑战。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这恐怕与心理状态有关。学习英语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词汇量的积累。我在准备六级考试时就已经背诵了考研所需的单词,因为两者的词汇量相差无几,但考研对单词的理解程度要求更高,不仅测试一个词的多种含义,还在阅读理解中强调其灵活运用。我发现逐页翻阅单词书的方法对我来说进展缓慢,于是我尝试了一种新的策略:如今的智能手机都具备英语词典应用,我把不熟悉的词汇(包括考研指定词汇和日常阅读中碰到的关键单词)添加进去,并设定了每日复习的数量,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记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也便于持久坚持,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完成。不过,考虑到手机上的单词解释可能不够全面,我也会定期回到纸质词书进行深入学习。这个记单词的习惯我已经形成,即使考试结束了,我还是会经常用手机来温习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这是一门基础学科,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等是基础中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电路分析中的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也是常考知识点,要熟练运用。动态电路的理解,如RLC串联谐振、RC充放电过程等,需结合微积分的知识来理解,这部分需花费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实践。
信号与系统是信息科学的核心课程,它涉及到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以及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傅立叶变换是理解和分析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信号的关键工具,拉普拉斯变换则在解决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系统的理解,你需明白什么是因果性、稳定性,以及如何凭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来描述系统特性。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这有助于你形成直觉,并提高解题速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实践”是最好的方式。理论部分要深入理解概念,多看书,多做笔记,尽量用自有的语言解释清楚每一个概念。实践部分则是凭做题来巩固理论,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教他人,不能疑惑堆积。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也很重要,这帮助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电路,你尝试自己设计电路,模拟运行,观察结果,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对信号与系统,尝试自己绘制波形图,理解信号的变化过程,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