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不太系统,红宝书断断续续从9月30日一直看到12月14日才看完第一遍……好在高中学的文科,底子还是有的。但后来看得挺辛苦,建议大家对政治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太早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暑假就开始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9月开始也行,重在每天坚持复习,保持进度,多看几遍,充分准备。 自己复习红宝书,一般是晚上看一两个小时。初期有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来感觉题量太大,已经跟不上看书的进度了,再加上我的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面,所以也就没怎么做了。 看红宝书的过程中有带着看《草劲中风》(倒过来念),这本资料提炼得还是很不错的,看完红宝书读了一遍《草劲中风》(倒过来念)上的部分重点章节。最后考前的二十多天,做了肖四任四,背了肖四所有的大题,最后考试时的确用到了不少哦。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时,务必避免“空想而不实践”的错误态度。总体来说,考研数学的学习步骤建议如下:首先吃透教科书,接着精读复习大全,然后完成660题,紧接着初次研习历年真题。如果在做完660题后仍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尝试400题。无论如何,“教科书—复习大全—660题或440题—初次做真题—再次做真题”这一系列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各个题型,阅读是重中之重,没的说。新题型也很容易拿分数(2018的除外),翻译不好拿分,但是尽量写一写。我主要讲一下后期复习。11月:英语的时间开始压缩为每天3.5小时左右,英语阅读依然不能放松,同时小作文在11月中旬左右提上日程,同样也是先研究总结再背,把各种类型的信背2-3篇,上考场就基本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了。12月:背呗。之前的笔记啊作文英语这东西得细水长流,每天都要看,而且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三月初我开始背单词,用的星火那套三本的,背到F后实在背不下去了,这也算是我答背单词的记录了。于是买了本胡敏的阅读200篇,想着在文章中来背单词能记得更劳些,也不会太枯燥。每天做四篇阅读,并把里面的生词全背下来。以后几天背新单词的同时再不断重复背以前背过的单词。这招也还管用,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这书做完后看真题,感觉单词关基本上是过了。翻译时,我是翻上一段,再对照下书上的译法,看看自己翻的缺陷再哪。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五大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在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是基础;热学中,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定律的理解是关键;电磁学则需深入理解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的概念;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粒子光学的对比理解不容忽视;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是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章节的主要概念和公式梳理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样帮助在复习时快速定位到具体知识点。理论学习与习题练习并重,凭做题来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升解题技巧。对难题,不要急于求解,先尝试自己分析,实在无法解决再查阅资料或教他人,这样的过程能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我强烈推荐使用模拟试题进行自我测试。浙江大学的普通物理考试通常会有一些综合性强、思考深度大的题目,凭模拟试题,提前适应这种考试风格,锻炼自有的应试能力。
团队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既能互相启发,又能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保持对知识的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