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模拟,不要因畏难就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有同学因为说张宇题难,就没有做8+4,但初试后发现,其实难题更考察的知识应用水平,我开始做张宇的题已经是11月底了,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宇的任何资料,但是仍不妨碍做题。我做8套大概能有110—140,4套的话分太低了就不说了,嘿嘿,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运算步骤增加了,很多题目设了不少陷阱,所以,个人觉得,张宇的题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很能查漏补缺,并没有偏离基础。考试只要基础扎实,还是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做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定时,而且步骤尽量写完整,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挑几套出来定时模拟,要有上考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真题的话2小时内基本要做完(16、17除外,题量略大),模拟题的话也是,尽量要在2个半小时内做完(做完自己会做的),这样的话等你真正上考场了压力才不会太大。多做题,多查漏,这点应该可以通用,但别的东西真的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就如同汉字一样。单词不认得,怎么可能读懂文章呢?但我也不认同考研英语就是考单词,很多时候你单词都认识,但还是读不懂,这是另外一回事了。但要记得,单词始终是基础。既然不是雅思托福的牛人,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单词背好,把基础打牢。我选择的是红宝书,其实哪一本都无所谓,关键是你的效率,是否真的有在背它。纠结了半天选哪本书,不如花心思好好把单词记下。一天一个list,大概有70-80个单词,新开始一个list就要记得把前面的复习一下。大概花了一个月左右,单词过了一遍,但是你会发现相当于没背,但是不要着急。这是为后面做准备的。我个人很推荐在阅读中背单词的方法,最开始我是拿张剑的150,一天做3-4篇,然后就练习翻译,把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当然他的书后面都附上单词表的,但还是把阅读里不会的单词用记号笔标出来。毕竟读了文章,也做了题,会对单词更熟悉的。这个过程里,你会潜移默化的对单词产生认同感,尤其是遇到重复的单词会发现宝藏一样开心,嘿嘿。这个练习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单词。然后我再去过一遍红宝书,发现大部分单词都很眼熟了。然后我走了真题背单词的路。方法还是一样的,最后把01年的阅读单词到现在都总结一下,认真抄写,认真背,你会有自己的单词库,再去翻看红宝书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多单词真的一下子都记得了。当然自己的单词库也要不断更新维护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基础理论。这些基本定律是分析复杂电路问题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欧姆定律不仅用于简单的一阶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阻和动态元件;基尔霍夫定律则是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工具。
深入研究电路定理如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超前滞后定理以及互易定理。这些定理提供了简化电路和计算未知量的新视角。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熟悉并熟练运用这些定理,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对谐振电路、滤波器设计等内容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能力对信号处理至关重要。对交流电路和磁路的学习,要特别注意相位角的概念和无功功率的理解,它们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路分析软件的使用,比如PSpice或Matlab,能够帮助直观地模拟电路行为,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理论的,结合实践操作,这样更好地巩固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练习”是最有效的组合。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灵活运用;记忆是为了避免遗忘,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是很好的方式;大量的习题练习则帮助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