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成绩,我感到一丝惊喜,出乎意料地理想,呵呵,或许这就是峰回路转。那次之后,就算是正式涉足考研政治的学习了,只不过初期只是浅尝辄止。真正的关键时期应该是在考前的两个月左右,那时候我利用早晨、午睡醒来以及晚上时间来背诵。我在背些什么呢?起初是依赖辅导班提供的教材,但并未全部啃完,而是挑选了一本重点书籍,其他则作为补充材料。后期,我转而背诵真题预测集,并在临近考试的几天里,又匆匆回顾了一遍辅导班发放的讲义。记住,在政治备考中,你背诵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分数,没有背诵就注定失分,因此,背书是致胜的关键。
考研数学方面:
暑期死啃李永乐复习全书。市面上全书有两个版本的,选用哪个版本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每天规定10-15页。大概需要3-3.5小时。起步的时候可谓是举步维艰,每题的每个步骤都可能卡壳,完整地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都有想哭的欲望。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困难,都自己先想,想尽办法解题,但是规定时间内没有丝毫进展就可以看看解题分析了。跟着分析一步步算,每题都要进行到底,体会并且做好批注。每题看完解答务必自己重算一遍。做好笔记再巩固一遍。但是最终都得落实到全书,这本书从头到尾3-4遍全部吃透最为理想。其中线代部分你如果用的是李永乐那本单独的线代,全书部分的线代可不看。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你要有恒心。单词是第一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你什么都是白搭。我的背诵方法如下:翻一遍单词书,把不认识的单词勾出来,然后反复记忆这些不认识的单词,逐步剔除能记住的,最后把无论如何都记不住的单词裸抄出来(不带中文),每天直观识别它的意思。单词需要每天背,没有捷径可以走,但是一天最多花一小时,早晨起床半小时、晚上睡前半小时即可。有了词汇量,那么你做阅读就是思维问题了,训练时必要的,可以与背单词同步。我用的黄皮书的,感觉还是与真题较为贴近,虽然有些题目也很纠结,一天一到两篇,一个礼拜一次综合4篇。不在多在于精,做完之后要对照翻译,比较自己理解与文章的偏差。完型与翻译的建议与阅读同步,反正以练为主。至于作文,建议准备好几个话题,比如例子,20多个就ok了,多了也记不了,然后还要准备一篇模板,建议综合几个模板自己写一个,已防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包括力矩、剪力、弯矩、轴力等基本力学量,以及刚度矩阵、位移矩阵、内力矩阵等核心概念,这些都是分析结构受力情况的基本工具。理解这些概念,能帮助准确地描述和计算结构的行为。
熟悉各类结构形式和受力特性。如梁、框架、拱、壳等常见结构类型,它们在不同荷载下有不同的响应。需凭实例分析来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比如利用静定与超静定结构的解法,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再者,掌握结构动力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建筑中,地震、风荷载等动态效应不容忽视,这就需理解和应用振动理论,包括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随机振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际是最好的。一方面,要深入阅读教材,理解并记忆公式和理论;另一方面,多做习题,凭实际计算来巩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课程设计或实验,直观感受结构力学的应用,加深理解。
利用软件辅助学习也很重要。像ETABS、SAP2000等结构分析软件,帮助快速求解复杂结构的问题,提高效率,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团队合作和讨论同样关键。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又能从他人的视角获得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