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九月份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一则真题阅读都需要彻底研读,遇到生词就记录下来,解题策略可以在原文中标注,通过反思修正错误的思考方法,并且务必分析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耗时颇长,我平均两日才能攻克一篇文章,如此计算,整年真题在一周内勉强能完成。考虑到期间需要适时调整状态,我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月来完成这一阶段。临近期末,真题仍然需要持续精进,需反复诵读和记忆,但做练习应在其之后。对于写作,切忌盲目背诵或套用模板。推荐在后期结合各类参考资料构建个人专属模板,针对不同主题和类型各准备一份,只需填充关键主题词,既高效又省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公共管理学,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管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将重心放在了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上。比如,理解“公共选理论”如何解释政府行为,或者“新公共管理”如何影响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案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会定期阅读并分析国内外的公共管理实践案例,这有助于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土地经济学则更偏重于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我深入研读了土地利用规划、地价理论、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专业书籍,特别注意理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市场化配置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掌握一些关键的模型和公式,如地租理论、供需模型等,对解答计算题非常有帮助。我还经常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很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但更强调理解。我习惯先通读教材,了解整体框架,逐步细化知识点。我也会制作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对难点,我会多次反复,直到真正理解和掌握。至于记忆,我倾向于使用联想记忆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合理安排时间,适时休息,保证身心健康。多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大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