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这一遍要过的细一些,为了以后复习能更省事。10月中-11月中,风中+肖1000第二遍,小草这本墙裂推荐,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把大纲的重点都摘出来了,强迫症还一章一章做了比对把我认为重点的补充到小草上之后就弃了大纲。做1000题你会发现真的有些题错一遍错两遍真的还会错第三遍。12月开始政治的比重逐渐加大,各种押题资料也都出来了,主打肖8肖4,其他的蒋5米3任4,20题(时间不够看了一半)也是抓到就做,把常错易混的记下来,考前一天再过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复习初期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4套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10月前后,我结束了专项训练,然后调整了英语学习的时间,每天投入一个半小时。我重新拿起历年真题,每日精读一至两篇文章,反复诵读并记忆其中的生词、短语和语句,特别关注解题思路,确保每天都新增一篇阅读练习,并同步回顾之前阅读中遇到的词汇。这样的复习持续到11月底,我便启动了英语小作文的专项训练。我整理归纳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小作文类型,对以往考过的题目进行了背诵,以消除考试中的任何恐惧感。进入12月的前两周,我对已完成的完形填空和翻译进行了快速重温,毕竟遗忘的部分若不复习岂不是白白努力?最后两周则全力以赴地回归真题复习。与此同时,从12月开始,我每周会撰写两篇大作文,虽然真题上的大作文我没全写,只挑了五篇,但完成后我会参照范文,汲取其精彩的词汇和表达。这五篇大作文我全都熟记于心,每晚睡前都会挑选一篇来背诵,直至倒背如流。就这样,各个板块的学习交织进行,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强化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原理是基础中的基础,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需牢牢掌握其核心概念。例如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以及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这些基本理论是理解整个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务必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理论与实际结合至关重要。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理论需凭案例来验证。关注当前的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现象,这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升分析能力。比如,你思考为什么某些国家会选特定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这些都与学到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息息相关。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不可忽视。产业经济学往往涉及到较多的定量分析,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用计算等,所以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知识要扎实。理解并能运用简单的经济模型也是必要的,比如供需模型、IS-LM模型等。
,多做题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参考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尤其是那些反复出现的题目,它们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部分。参加学习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这样的互动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