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觉得不用复习太早,有人说出了政治大纲(八月十号左右)再复习,我也没听,我是从九月份才开始复习的。我用的资料是《风中劲草》(九月底出),在它还没出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去年的二手书,先看的是马原,因为马原就那么点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等新书出了,我就买了新的《风中劲草》,还有配套的《1000题》,又买了《肖秀荣1000题》。我是把一张纸对折两半,左边写知识点,写成填空题,右边写答案。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盖住右边答案,事实证明对选择题帮助很大。我大概整理了四个大厚本子,每复习一章,就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的1000题,再整理错题。有人可能觉得很费劲,但是我觉得很有用哈,选择题知识点记得特别清楚,对排除多选题的干扰项非常有用。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用强调了吧,考前请保证刷四遍及以上,阅读里每个单词懂不懂,每个选项是不是事出有因,写作十年内的都要自己会套模板写一遍,并不是考前一个星期套套写作万能模板就可以。英语学习不能靠突击,必须贯穿备考全程,时刻不能懈怠。这是我准备的最早的一科,大概从四月初开始,正式复习之前我先找来去年的英语真题做了一下练手,一方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方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熟悉考研的题型以及难度。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对于每篇阅读真题基本上都是走翻译分析做笔记背诵或读熟的路子,把每个题型的做题关键点找到,我觉得题型总结特别重要,我对真题全面分析,作了详细笔记,在10月之前全是阅读,之后开始了翻译,翻译每天都做两个,不求多,持续做找感觉,每天做两个,只做真题就行我做了94到11的真题,每个翻译都得把结构分析请对着,新题型在11月开始做的,必须得尽力拿全分,找题眼,通过关键词分析前后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做题很管用,完型就最后做了几篇,分析了一下,对我而言一般靠语感。进入12月就一个星期一套完整的真题在之前把近两年的真题留下来了。单词我是背了,因为46级时我都背单词了,所以我考研也没列外。作文自己整理的模版,感觉很有用,在平时做阅读时把认为能用得上的句子着力背一些,最后在考研上也会有一些模版,可以借鉴改一下。小作文审好题,基本上是考平时准备的格式模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框架。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政治体系的运作机制,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权力的分配与行使,政策制定的过程等是关键。我建议深入阅读经典的政治学教材,如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的政治行为研究》或哈罗德·拉斯韦尔的《谁说了什么,向谁说,产生什么效果》。要关注时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能为论述题提供丰富的素材。
“政治学综合”则更侧重于跨领域的知识整合,包括国际政治、比较政治、政治理论等多个方面。在这个阶段,广泛阅读和深度挖掘至关重要。我推荐《全球政治经济学》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的动态,凭《民主的理念》理解民主的不同形态,以及《政治理论读本》系列来探讨各种政治理论。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也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方式。
在复习策略上,我采取了分块学习法,将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拆解,逐个击破。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比如今天解决一个理论,明天理解一个事件。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不能忽视,它们能帮助熟悉考试题型,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