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乡村经济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复习的特别晚,大纲下来,教育部的红宝书上市之后我才开始复习,就用了四种资料,前期红宝书加肖秀荣的1000题,边看书边整理框架,然后做1000题,把错的知识点在红宝书上标注出来,中期背风中劲草,后期肖四任四。我连肖八都没做过,考前除了肖四大题啥都没背过,完全把宝压在了肖四上,任四就刷了选择题。复习期间我就到后期看了看肖爷爷的时政材料。我选择题做的还不错,前期红宝书看的比较扎实。时政考查范围是当年的1月到12月全年,书一般在11月出,时政不仅是考两道单选、两道多选,分析题的材料一般也会紧扣时政来出,特别是第35题(毛中特)会出,遇到重要历史节点第36题(史纲)也会出,所以当年有什么时政重点,要结合基本知识点来复习背诵,这是为分析题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前期复习的时候就要把基础打好,看课本,看复习全书,认真做复习全书上的每一道题,不会的题目最好用醒目的东西标记一下,以后就会重点复习该题型。我一般把复习全书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写解题过程,这样不至于让复习全书的答案影响到我做题的思路,最后竟然整理了四个笔记本,哈哈。第二遍依然认真看复习全书,查漏补缺每个知识点,把标记的题目重新做一下,仍然不会的就再用其他颜色重新标记。整理每章节内容,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一下最好。第三遍就相对轻松,把不会的题目,遗忘的知识点梳理一下,最后整体把握。数学要注意思路逻辑,没思路就不会解体,所以最后整理一下不同的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比如求不同结构类型的极限对应的方法也会不同。数学真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完,不会的内容再次梳理,举一反三。。模拟题是后期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利器,市面上的模拟题不少,有时间就尽量做,做的越多越好。其他的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性地做,比如李永乐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不要太晚准备,大概11月就开始背范文,研究写作的方法,模板可以背,但不要生搬硬套,翻译都简单,在平时做题的间歇多翻翻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多研究阅读里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没问题了。完形填空一般不用太过于认真准备,总分10分,一般人都能拿6-7分,拼的是语感,建议将更多精力放到阅读理解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过程中,我对这些基础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和记忆。例如,理解“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管理者如何凭这些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经典理论要熟悉并能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重要部分。我会定期阅读和分析各类企业的管理案例,尤其是那些涉及农村经济发展或乡村管理的案例,这有助于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尝试用不同的管理理论去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维。
再者,对考试中的论述题和分析题,我发现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至关重要。比如,在讨论决策过程时,我会先介绍决策的定义,阐述其步骤(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评估选项、选方案、执行和评估),会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这种结构化的答题方式帮助我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也是提高的关键。我会定时做模拟试题,特别是历年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每次做完题后,我都会认真反思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
管理学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理解和运用。我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凭讨论深化理解,也会寻找机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实习或者志愿者工作,将所学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增强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