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果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看书的,把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这四部分做了一个系统的复习。虽然我们大学中学过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概,但是因为是公共课所以我们可能在政治方面会有一些薄弱,并且大学期间也较少有人关注时事政治,所以我在暑假看完书然后做选择题的时候错误率就有一点高。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做好这个错题整理,也没有回过头再把错题做一遍,这可能也是我政治考的比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太追求速度,却忘记了质量(切记!错题多做)。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去年三月起正式踏入数学学习的旅程,始终遵循既定的学习计划。课堂上,我专心致志地记录笔记,课后则仔细回顾这些笔记,同时深入研读复习全书的相关章节并认真解答练习题。遇到困难时,我会及时向教师请教,这样的学习循环使我在初期就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后期做真题时感到轻松许多。关键是要尽早开始数学学习,越早越好!这样可以有多次重温的机会。在最后的刷题阶段,拥有一本错题集会非常有益,至少应该用红笔标出做错或未掌握的题目,以便在冲刺阶段多次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起,我开始了英语单词的学习,因为那时候我已决定要考研,并为此购买了《红宝书》作为词汇教材。初次翻阅时,感觉相当艰难,很多单词既陌生又难以记忆,但我仍然坚持下去,我认为反复是关键,至少需要看上十遍。在备考期间,每当学习疲惫时,我会翻看单词来稍作休息。随着进度,速度逐渐加快,到最后阶段,我可以在五天内完整过一遍单词书。
如今看到有人习惯抄写单词的中文释义,我个人认为这并不高效。这样做可能会耗费过多时间,毕竟阅读理解更为重要,大致理解含义就足够了,许多单词其实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来。至于阅读训练,我当时选择了星火的《阅读100篇》,每日练习一至两篇。但后来我发现这些模拟题与真实考试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建议主要还是应该以真题为核心,100篇或200篇这样的辅助材料只需用来熟悉文章结构,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答案。
真题无疑是考研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反复研读了三遍。对于作文部分,关键是结构和句子表达。我背诵了老师推荐的30篇范文。此外,自己动手写了几篇,提炼出一个通用的写作框架,这样一来,考试时就能直接套用,节省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化学这门科目,基础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扎实掌握原子结构、分子键合理论、化学反应动力学、酸碱平衡等基本概念。这些知识构成了化学的基础,对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建议你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反复阅读并理解每个概念,确保没有遗漏。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必须熟练掌握。西南大学的化学课程中,实验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我建议你在实验室里多动手做实验,凭实践来加深理论理解。每次实验后都要做好详细的笔记,记录下观察、思考和结论。
再者,题海战术在化学复习中同样重要,但要注意质量非数量。选高质量的习题集,如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每一道错题,不仅要找到错误的原因,还要深入研究相关的知识点,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有效。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比如分析环境中的化学反应,或者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这样既能学习更有趣,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知识。
团队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料,这样的互动激发学习热情,也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