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之后才开始看的,我用的政治教材是考试中心编的政治红宝书和大纲解析配套练习,红宝书是划好重点的,很清晰明了。我也翻过政治大纲解析和序列一,任汝芬的序列一比较清晰。政治选择题也很重要的,可以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因为光看红宝书,有些知识点可能只是进入眼睛了但是没有进入大脑。后期冲刺的时候,其实政治也可以不背,只要你把知识点总结清晰了,知识点都到你脑子里了,考试的时候有的写就好了。关键是知识点要归类到位,其次是书写要整齐,每一行最好不要倾斜。
考研英语方面:
我获得了76分的英语成绩,尽管今年的竞争异常激烈,但我对这个分数感到非常满足了。备考期间,我主要使用了两本书,一本是红宝书,另一本是世纪高教出版的黄皮书。红宝书我在初次备考时用来反复背诵单词,后来转向使用手机词典,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任何语言来说,积累词汇是关键,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精通每一个词的发音和拼写,理解其基本含义就已经足够,因为大部分词汇都会在阅读中遇到,真正需要我们亲手书写的只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关于背单词的方法,我不再多赘述,关键是不断复习,重复记忆。
黄皮书中的真题分为2005年前后两部分,由于2005年考试大纲有所调整,早期的试题参考价值相对较小,不过做一做也有帮助,但2005年以后的题目至关重要,务必多加练习。词汇是基石,而阅读则是考研英语的核心,因为它占据了极大的分数比重,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个人的英语基础还算扎实,尤其擅长阅读,以往四级和六级考试都是靠阅读提分的。在做阅读理解时,一方面要培养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细心,通过大量练习,可以逐渐摸透出题者的意图,如同把握住了文章的主线,思路清晰,解答各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此外,细心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同学常常因粗心大意而在阅读部分失分。有些题目设计了误导选项,乍看与原文相似,考生容易误选,这归根结底是因为词汇量不足或阅读量不够,导致阅读速度跟不上,因此,积累词汇和增加阅读量至关重要,这样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能准确判断选项,避免错误。
翻译部分,需要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亲自尝试翻译,并梳理句子结构,使其通顺流畅。新题型通常比较简单,无需过于担忧。至于完形填空,由于每个空只占0.5分,分值较低,很多人会将其放到最后处理,甚至在时间紧张时胡乱填写。我的建议是提升整体答题速度,预留五到六分钟给完形填空,能得分的地方尽量争取。对于大小作文,我在12月初开始着手准备,自己动手写作历年作文,收集一些范文模板进行背诵,最好是能自己创作一两个模板,这样在考试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数学分析。这个科目主要研究实数、函数、极限、微积分等基本概念,是理解现代数学的基础。我认为,理解和掌握好极限的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刻理解ε-δ定义,这是理解连续性和微分的本质。对微积分部分,定积分的应用和计算技巧需多加练习,尤其是变限积分和多元函数的积分。理解并能应用泰勒公式和柯西主值也是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大量的习题来深化理论的理解。
高等代数。这门课涉及线性空间、线性变换、行列式、特征值、矩阵论等内容,抽象度相对较高。基础概念如向量、线性相关性、基和坐标变换要扎实掌握。特别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理解是关键,它们在求解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矩阵运算中的初等行变换和逆矩阵也是高频考点,务必熟练掌握。我个人的学习方式是画图辅助理解,比如用几何直观去理解向量空间,这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和经典的参考书,例如Rudin的《数学分析》和Hoffman & Kunze的《线性代数》。定期自我测试,做历年的真题或模拟题,这能帮你评估自有的水平并找到薄弱环节。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数学需耐心和毅力,遇到难题别急躁,多思考,有时候放下问题再回看会有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