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最近,我投入最多精力的学科非政治莫属,它的成绩也的确让我感到意外的满意。复习是从8月初启动的,实际上可能更早一些,8月10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借助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1000题。作为一名理科生,初涉马原领域确实让我颇感艰难,题目错误率也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适应并渐入佳境。大纲解析出版后,我就以它为主,每日研读并刷1000题。大纲解析的内容显得单调且文字密集,我便采取每读一遍就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的方法。这样,第一轮阅读大约在10月份结束,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轮阅读,并再次刷题。11月,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发布,我又依据其内容在大纲解析上做了标记。等到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问世,我专心做其中的选择题,大题部分则是反复背诵,粗略估计至少五六个轮回。肖四和肖八的准确性果然名副其实。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时事政治小册子,不过最终面对那些时事选择题,我只能凭感觉猜测。临考前,我还尝试了两三套其他人的模拟试卷,仅限于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真题做透,好好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来来回回反复做,把真题做烂做个几遍之后就会发现一些思路和方法,考研数学应该会多出一些基础题,所以要老老实实把基础打牢不要浮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还有就是课程的问题了,我个人觉得一些基础不太好的人千万不要看视频!!!没用的!!!过完暑假之后9月份,此时复习全书看完之后会发现数学已经开始入门了,把课后习题做错的部分再做做,同时回头看复习全书第二遍,重点是第一遍没做出来的再自己做做,第一遍就会的这次也要看看,定义定理可以再抄记一遍,这个这个过程一个月时间也就够了。复习全书上还是没思路的例题和练习题要重点标记。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对考研所需的词汇有一定了解之后,关键的任务便是征服英语阅读。阅读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Part A、B和C。Part A是标准的长篇阅读(包含4篇文章,每篇5道问题,每题价值2分,总计40分)。Part B通常被称为新题型,Part C则是翻译题,这两部分各有5个小题,每题同样为2分,合计10分。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分高达60分,英语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表现。其中,Part A是阅读的焦点与难点,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历年真题,仔细揣测命题人的意图。
若想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大阅读部分绝不能失分过多。20道题目中,尽量保持错误在5个以内,最佳情况是3个或更少,错误越少越好。暑假后期及9月份应集中精力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用铅笔答题或避免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以便日后重复练习。在二刷和三刷时,可能会发现之前做对的题目依然会错,做错的也可能再次出错,要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消化并理解真题,特别是错题,坚信通过大量练习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阅读时要注意时间管理,否则在考研时可能无法完成试卷。推荐在模拟训练时一次性完成四篇阅读,确保时间在70分钟之内。初期阶段,务必给予英语足够的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力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它涵盖了流体静力、流体动力学以及连续介质力学等基础概念。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如压力、流速、密度、压强等基本物理量,是深入学习水力学的前提。我建议多花时间去理解这些概念,不是死记硬背公式。
理论联系实际。水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需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应用。例如,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流动阻力的计算,这些都是凭具体案例来理解和记忆的。我常常会找一些实际的水利工程案例,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和计算。水力学中的许多原理都需凭实验来验证,如堰流、管流等经典实验,它们能直观地展示水流现象。大量的计算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手动计算还是使用软件模拟,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水流行为。
要善于利用资源。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丰富,有许多经典的教材和研究论文参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向教授和同学教,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水力学的学习并不只是对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思维的锻炼。它要求具备逻辑严谨性,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地分析问题。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每当我解开一个难题,都会感到无比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