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3月至5月期间,我对政治保持着不错的掌握,但绝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部分,需要结合多个实例去深入理解各个原理,这样一来,到了后期复习阶段就无需过分依赖死记硬背。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大纲解析、1000题、形势与政策,以及他的最后8套和最后4套模拟试题,还有《风中劲草》这本书。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都建议在开始数学复习之前仔细阅读教科书一至两次。这样做旨在帮助那些已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概率论的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知识;而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同学,则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我买的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本书从97年到去年都有,要做翻译而不是看翻译,要自己划分句子结构,动手写出来自己的翻译结果,一点一点改,和参考译文对比,看哪里不一样,自己翻译的哪儿对,哪儿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样才算学好了。另外,翻译全国平均分也就三四分,如果你不追求高分的话,翻译不到最完美的结果影响也不大,我们的目标不是考满分,只要基本翻译要求做到就可以了。参考用书:张健考研阅读150篇(基础和冲刺)。张健考研完型,张健考研新题型,作文160篇,张健历年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卫星导航原理”是一门涉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理解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北斗等不同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卫星轨道、信号传播、伪距测量、多普勒效应等基础知识。这些是构建整个卫星导航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要掌握信号处理技术,如码分多址(CDMA)、载波相位测量、时间同步等。这些都是解析卫星信号,获取精确位置信息的核心技术。对这部分,不仅要有理论理解,还要凭编程模拟或者实验来加深理解。
再者,误差分析和改正模型是高分的重点。你需熟悉各种误差源,如钟差、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等,并了解相应的改正方法,如IONOSPHERE模型、SAAS模型等。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反复推敲和记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好的策略。阅读教材是基础,但仅靠看书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我建议结合在线资源,比如Coursera或Khan Academy上的相关课程,或者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活动,用实际操作去深化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也非常重要,这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还推荐参加学术讨论或者研究小组,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学习。你会发现,有些复杂的问题在团队讨论中会变得清晰起来。定期复习,不断巩固知识点,是避免遗忘,保持知识鲜活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