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九月涉足政治学习,购入了肖秀荣的三本教材,起初专注于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向研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窍门,当初觉得死记硬背太繁琐,加之我有过绘制思维导图的经历,于是决定将肖1000题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这一过程从十月持续到考前,现在回想起那段手指酸痛的打字时光,不禁有些心酸,如果早知如此,或许会选择别的方法。不过,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导图辅助,我顺利解决了选择题部分。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背诵大题,特别是肖4。我建议大家不必一字不漏地背诵,理解大意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大学一年级学的高等数学几乎已从记忆中消失,于是我又购入了同济和浙江大学的数学教科书,打算从头开始温习。每读完一个章节,我会立即完成对应的练习题。由于大三时专业课程繁重,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实在有限,因此我未能独立完成课后题目,大部分时间是参考答案来做的,这无疑影响了我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接着,我开始挑战复习全书,却深感挫败,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完整解答任何一道题。于是,我决定再次从头学习,尽管进度可能较快速浏览书籍稍慢,但提升显著,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此我想强调,复习次数多并不等同于掌握得好。关键在于能否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虽然我没有反复阅读多次,但我确保每次阅读的质量都极高。我还使用了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作为辅助,并购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进行二次练习,期间也尝试了一些模拟试题,如合工大五套卷等。建议大家在研读全书和辅导讲义时做好笔记总结,这样在后期做真题时能方便查阅。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复习的开始阶段,注意英语基础的巩固,个人认为单词至少5遍,(基础性雄厚者另当别论);真题可以早早开始了,10月后,再重点整理英语真题;作文可以在11月后开始复习,我认为准备模板和自己写作练习是提升的关键。顺便说一句,本人英语水平很差,经过这一番复习下来,自认为自己花在英语的时间上最长,最后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所以,衷心的劝各位英语基础不好的学弟、学妹,不要在意自己的起点高低,你们付出多少就有多少收获。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税务专业基础”涵盖了税法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筹划等多个领域,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都有较高要求。对税法理论,理解并记忆各种税种的基本原则、税率结构和征收管理规定至关重要。例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计算方法必须熟练掌握。税法的变动频繁,需关注最新的政策法规,如减税降费政策等。
税收制度的学习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运用税收制度不仅需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实践能力。凭阅读相关案例,模拟分析企业的税收负担,或者参与模拟纳税申报活动,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税收筹划是税务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这需你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从经济决策的角度出发,合理合法地规划税收,降低企业或个人的税收成本。这里,你凭研究经典的税收筹划案例,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技巧。
复习过程中,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非常重要。将每个税种、每项政策都放入这个框架中,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深度学习”策略。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更要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多与同学讨论,参加学术论坛,甚至尝试撰写一些小论文,这都能深化理解和记忆。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避免过度疲劳,也是保证高效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