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在六月初就买了肖秀荣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上下),学习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我认为政治暑假开始并不会太早,因为基本上暑假是刚开始认真备考阶段,心也没有很急。到9月整个人已经开始浮躁,对于政治的包容心就更小了。像我最一开始说的,一旦松懈很容易垮掉。七月份你觉得九月份开始就够了,九月份看着那么多要背的和那么多要做的阅读就想着等肖四肖八蒋五就好,哪有真的能够完全押中题的说法,如果能够提前做更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让自己变得手足无措。老师的全程班是分几个阶段不停地削减内容,但这几个阶段也会重复地让你去背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才是硬道理。政治还是跟着老师比较好,书是没有逻辑的,但是老师可以给你找出容易记住的逻辑或方法。到后期冲刺的时候我把市面上的一些冲刺押题卷都做了,没有五十套也有三十套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考研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自始至终,我未曾间断过数学的学习。我的学习材料包括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李永乐的660道选择填空题,以及李永乐的400题,当然,历年的真实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重中之重在于实战练习真题、全书和660题,光看不练是绝对不行的,这是数学学习的一大误区。此外,解题时应保持思维开阔,比如应用了一个定理,不妨在脑海中回顾一下该定理,联想到相关典型例子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完成基础课程后,你会发现数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逻辑体系,各章节相互影响。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勤奋实践,积极思考,运用联想记忆。关于公式,我不推荐死记硬背,我自己就没有特意记忆过任何公式,而是通过频繁练习,公式自然就印入脑海了。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做题时务必细心,尤其面对难题,费尽心思解答出来后,却忽略了化简步骤,对于填空题来说,这就得不偿失了。一定要引以为戒,我在这一点上可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全书和660题需要反复操练,大家切记!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最大的挑战,计划在大三下学期全力以赴地复习词汇,至少过两遍,并且重点研究考研的翻译和阅读部分,因为后期再开始会显得仓促。暑假期间,我打算开始做历年真题,十年的题目就已经足够充实我的练习库了!第一次做题时,应严格按照考试时间限制,除了作文外,完整地做完一套题,然后分析自己的错误所在。第二次,我会尝试将每篇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并与参考译文对比,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进步显著。第三次,我会深入探究错误的原因,实际上,考研阅读的迷惑选项有一定的模式,多做就会有心得。此外,保持每日晨读的习惯至关重要,我每天早上都会阅读一个小时,涵盖作文和阅读,晚上还会背诵真题中的阅读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内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内存管理、进程调度和网络通信的基本模型。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熟练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的特性及其操作,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是最关键的。要多做题,凭实践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电路》主要涉及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基础知识,以及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理解基本的布尔代数是基础,它有助于你理解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对时序电路,你需明白状态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设计和分析寄存器、计数器等器件。至于硬件描述语言,不仅需理解语法,更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将电路设计转化为代码。
学习这两门课,我认为有几点特别重要: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基础,但一定要凭实验或者模拟工具进行实践,比如使用Multisim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用IDE进行编程实践。
2. 制定学习计划:因知识点较多,所以需有条不紊地复习,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避免临近考试时的慌乱。
3. 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是要学会查找资料、向老师同学求助,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4. 保持耐心和毅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学习往往需长时间的积累,不要期待一蹴就,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