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才开始着手政治复习,认为提前太多并无太大必要,毕竟这门学科主要依赖记忆。提早看也难有深刻印象。由于我高中时专攻理科,所以在考研之前对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类政治概念一窍不通。理科背景的学生自行复习这些内容可能会感到相当困难,特别是马原的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架。后期我紧跟肖秀荣老师的步伐,他的考研预测确实有分量,竟然能在考试中命中原题。关于资料,我个人推荐全程使用肖秀荣老师的系列教材,尤其是最后的肖八和肖四,这两套试题的大题部分必须购买并确保全文背诵掌握。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一门会给人成就感也容易打击人的科目,想学好数学必须肯钻研,不能浮躁,而且专注度要高,勤于复习反思。9月开始看课本,10月20号开始做真题,大约5天做三到四套,剩下的时间用来整理错题并温习相应的知识点。我把30年的真题都做完了,如果时间不够的可以从九几年的开始做,毕竟前面那几套相对容易,和现在的真题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模拟题我做的很少,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到考试前几天我还是在看真题中的错题,我的建议是真题为主,把真题吃透弄懂就能够拿一个不错的分数啦,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拔高。在做真题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做题顺序和针对性,在考试当中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这几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它包含50个单元。遵循《17天攻克GRE单词》的策略,我把学习周期设定为30天,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每天复习2到4个单元。关键在于持续复现。若是按部就班地记忆,每个部分之间的复习间隔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多,导致很多已学单词遗忘。但这种方式确保每个单元在周期内被反复浏览至少十几遍。我坚持了五个这样的周期,即花费五个月来背单词,到了十月,单词书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因为你会发现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新词已经寥寥无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物理和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石。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理论力学的应用尤其广泛,无论是理解人体运动机制,还是设计医疗器械,都需扎实的力学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理论力学中的质点、质点系、力、功、能等基本概念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不仅要在理论上清晰,还要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例如,理解“力”的概念不仅仅是定义,更要能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力的平衡条件。
熟悉三大定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至关重要。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是理论力学的核心,要熟练掌握其内涵,并学会用这三个定律去解析复杂的力学问题。比如,在生物医学领域,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定律来解释人体运动或医疗器械的工作原理。
再者,动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能忽视。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都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对复杂系统,使用变分法和泛函分析的方法往往更为便捷。
振动和波动也是理论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如心脏的搏动、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等问题都涉及到振动和波动理论。理解和掌握振动系统的稳定性、谐振、阻尼等因素对系统行为的影响,以及波动的传播特性,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系统的动态性质。
解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做题不仅是检验理论知识是否扎实的方式,更是培养解决问题思维的过程。遇到难题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多问为什么,这样真正提升自有的理论力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