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复习,预计到九月底完成第一轮。考虑到模拟考试的时间,我选择在早晨专注于此,每天预留约两个半小时来研读政治。首先,我会观看一遍腿姐的教学视频,随后结合《精讲精练》阅读,并同步解答《1000题》,以此全面梳理知识点。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计划完成政治科目的初次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只想说,用心去做题对待数学,它会回报你的。参考书籍:李永乐全书至少刷三遍(暑假前刷一遍),660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很不错,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张宇的高数18讲,2000年后的真题,张宇八套、四套。大家没必要一味追求刷的次数,关键是注重效率,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真题和张宇的模拟题建议每一套都当考试来做,真题一定要总结错题,模拟题一定要做,真题的话,因为很多题都见过,所以做起来相对简单,模拟题相当于提前适应考场状态。我的话,真题一般俩个小时就可以做完,但是模拟题却每次都三个小时刚刚好,张宇的模拟题有一点偏,但还是建议大家做,对于练习计算基本功还有心态非常有益,虽然说是模拟题真的很打击人,但是总比考场上受打击好吧。考场上的突发状况很多,只有平时的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在数学上完胜。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考研英语颇有体会。虽然我的英语基础一般,但在长达大半年的努力学习后,英语成为了我备考中最充分且系统的一部分。首要任务是攻克词汇,我熟记了考研常考的3200多个单词(我认为背诵全部5500个并不实际,有些词很少出现,背了也是浪费)。我通过整理97年至13年的阅读理解,将生词摘录到笔记本上(切勿直接写在原文旁)。这70多篇文章我至少研读了三遍,既强化了单词记忆,又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毕竟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的关键)。
最终,我的阅读理解错误率极低,有时甚至全对。其次是翻译,我认为它至关重要,不仅因为分数,更因为它能帮助解决复杂的长难句,而这正是考研英语的基础。我先跟着老师学习语法,再实践历年真题,97至13年的翻译我做了两次,第二次的提升尤为显著。
至于作文,占总分30分,背诵几篇优秀范文是必要的。但由于时间紧迫,我整理了两个通用模版并请老师审阅修改,考试时结合题目灵活运用。我发现定期练习写作确实很有帮助。对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个人认为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只要前面的部分做得好,这两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总之,充分利用真题是王道。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它是一种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于一体的系统,用于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所有类型的地理位置信息。深入理解这一定义,帮助把握GIS的核心功能和应用领域。
在具体知识体系上,GIS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分析、GIS软件应用和技术、GIS项目管理等内容。其中,空间数据结构的理解需掌握矢量和栅格两种主要的数据模型,以及它们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优势和限制。对空间数据分析,理解基本的空间操作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必备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的关键。我建议多动手使用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进行操作练习,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关注并参与一些GIS项目,无论是课堂上的小项目还是实际案例,都能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
gis的应用广泛,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多个角度寻找实例来深化理解和记忆。例如,如何利用GIS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或者在防灾减灾中GIS的作用等。
持续关注GIS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技术更新也十分重要。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参加研讨会或论坛,都帮助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