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不用过早准备因为没必要而且也没时间,所以等到大纲解析下来以后再准备也来得及,政治复习的前期跟着老师上课,理解了很多知识点,就不用死记硬背太多东西,政治大题目相差不会太多,分数主要还是在选择题特别是多选上有差距。我是从7月份开始,每天学英语和专业课累了的时候可以看半个小时的政治,坚持下来。这样的话就是每天不用在政治花大功夫,但日积月累,等到九十月份再开始背笔记,那时候再做做1000题,背背自己记得讲义。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试卷呈现了不少新花样,难度也有所提升。备考策略主要是海量练习。早在寒假期间,我就通读了一遍本科生的高等数学教材,这样的课本有助于迅速唤醒我对知识点的记忆。等到三月开学,我便着手处理线性代数的本科教材,每学习一章,就会完成对应的课后习题。五月份时,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课本复习,鉴于时间充裕,我尝试了全面复习资料,却发现无法独立解答所有问题。于是,我深入研究了各种概念,掌握了大量解题策略,并整理出厚厚的笔记,每天早晨都会背诵这些数学笔记。临近暑假之际,我完成了第二轮复习,随后进入了强化阶段,专注于各个专题的实践技巧,接触了各类题目(后来的实际刷题证明,这些题目已经覆盖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真是老师的明智之选!)。
在复习高等数学时,我使用的是《高数十八讲》,而线性代数则参考了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这两本书我都各自研读了两遍。然后开始做李范的复习全书,这时我的手感已经相当不错了。说到复习全书,有李范的粉红色版本和李永乐的红白色版本,李范的书籍历史更悠久,难度也较大,相比之下,李永乐的版本较为简单,但我个人建议选择李范的。两遍全书刷完后,我开始了真题训练,选用的同样是李范编纂的真题集。我还同时做了数一、数二、数三的历年真题,认为这样做非常有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作文:要不要有模板,我觉得要有。楼主在考研前两个月开始每天写一篇真题的作文,找找感觉。写完以后对照黄皮书,把里面经典的,万能的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同时在网上找各种作文模板,经典句式,名人名言,谚语,整理摘抄。小作文楼主把之前考过的排除掉,着重准备了祝贺信,邀请函,投诉信几个,今年小作文就是考的邀请。模板绝对不能找那种大家都用的,还是得自己多找找其他资料来改写,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板。大作文讲起来就好笑了,之前大家都觉得大作为是无法预测的,是不可能命中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目标的学科。你需掌握如决策理论、组织行为、领导力、计划、组织、控制等核心概念。理解这些基础理论,能帮助你构建起对整个学科的宏观框架。
深入研究管理学的经典理论。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不仅要它们的内容,还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再者,案例分析是管理学中的重要部分。凭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或者选一些贴近当前经济环境的案例进行深度研究。
管理学也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并熟悉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比如SWOT分析、PESTLE分析、平衡计分卡等,这些都是考试可能会涉及的实际操作题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读-记-练”的模式。阅读教材是基础,笔记整理则是深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做题和模拟考试则能检验学习效果。定期回顾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管理学的知识点繁多,不常温习容易遗忘。
我还推荐参加一些在线讨论或研讨会,与他人交流能够碰撞出新的思考,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管理学的内涵。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学习是一个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时,别忘了休息和调整,好的状态带来高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