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起步不必过早,文科生可以从十月着手,理科生可稍提早准备。预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个好主意,因为这个部分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政治复习的理想时机是从九月开始,切勿拖延至后期,那时可能会来不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肖秀荣的练习题,并且阅读他的相关著作。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因为这是区分分数的关键,主观题往往难以显著提升分数。对于不喜欢背诵的同学,务必仔细研究肖秀荣的八套卷,而四套卷则必须熟记于心。想要取得优异成绩,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我自己也不太喜欢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从十月直至备考结束,我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完整的习题集和历年真题。我选择的是过去十五年的真题,每两天一次,我会在早上八点半至十一点专心致志地完成一套,次日则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回顾与总结。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模拟试卷,同样设定为三小时内完成,并于次日找时间进行详细的梳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模拟题通常比真题更具挑战性,因此无论成绩如何,都不应失去信心。这样的节奏我一直坚持到了考试前一日上午。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研的核心是词汇,我认为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我们的最终分数。时常有人声称即使不完全理解文章也能答题正确,对此我不敢苟同。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扎实的词汇基础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暑期实现显著的进步。我选择的是绿色封皮的随机排序版词汇书,实际上任何一本都相差不多,因为常考的词汇就那么些,关键在于能否坚持记忆,并且牢记于心。我有个习惯,每背诵完一遍,就会在书的首頁空白处做个记录,标出这遍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此激励自己。到了十月份,我已经完成了整整十二遍的记忆。之后直至考试前夕,我又重复了几遍,算下来至少十五遍。因此,对待单词,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心理准备。由于真题数量有限,我们需要额外购置英语模拟题来提高阅读量。处理模拟题的方式基本与真题相同,只是不宜过于纠结细节,毕竟模拟题的准确度无法与真题相比。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不最关键,重要的是掌握解题过程,积累实战经验,找到解题的节奏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础,它涉及了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抽象的数据组织方式。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能帮助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例如,链表的操作通常比数组更快,二叉树则在查找和排序中有独特的优势。我建议多做实际的编程练习,如在LeetCode或HackerRank上找相关题目,这会加深你对各种数据结构的理解,并提升编程能力。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学习它的关键是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调度策略等基本概念。比如,了解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管道、信号量、消息队列等,对解决并发问题至关重要。在内存管理中,了解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区别,以及页表的工作原理,将有助于你理解程序运行的底层机制。操作系统的学习需理论结合实践,凭模拟简单的操作系统环境,如 xv6 或 MINIX3,来加深理解。
在复习阶段,我经常使用王道论坛的考研资料,它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两个科目的关键知识点。我还参考了Tanenbaum的《现代操作系统》和Cormen的《算法导论》这两本书,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深度解析。
刷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凭历年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定期的模拟考试也能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提高答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