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遍真题是按年份做,我做了2000年~2017年,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第二遍是按知识点分类做,用的是李永乐的真题详解。思路清晰,很快做对:直接划掉。模拟题是后期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利器,市面上的模拟题不少,有时间就尽量做,做的越多越好。其他的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性地做,比如李永乐。第二阶段全书:大三下结束后的暑假开始全书。微积分我用的是张宇18讲,微积分是大头,再加上自己的拖延症,我花了将近一个暑假才把18讲搞定。到了快开学的时候开始的线代,我用的是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概率我直接用的李王的复习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开始的较早从开始复习英语之初,我每天都是五篇阅读文章的量,加上做完后对详细解析的阅读,每天英语要花上大概2个多小时的样子。由于个人英语基础较扎实,我没有花时间去背考研英语词汇,但是整个英语复习过程中,我把每篇英语阅读中不认识的词以及词汇都摘抄到笔记本上,每天早上都会花时间记这些词汇和短语,这对于文章的深入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短语和常用表达,非常有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核心在于对各种碳化合物的理解。你需深入掌握烷、烯、炔、芳香烃等基本类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机制。要清楚了解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则。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反应机理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在有机化学中,每一个反应都有其独特的机理,如亲核取代、自由基反应、电荷转移复合物形成等。凭绘制反应路径图,直观地理解反应过程,有助于记忆和应用。要注意每个步骤的能量变化和中间体的稳定性,这往往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再者,实验技能不容忽视。实验室操作经验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如何进行格氏反应、硝化反应等经典实验,以及如何解析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数据。这些实际操作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复习策略也非常重要。我建议定期回顾笔记,整理知识框架,构建自有的思维导图。对复杂的反应,凭制作卡片,一面写反应物,一面写产物,反复翻看以加强记忆。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了解题型和解题技巧,这在考试中会大有裨益。
不要忘记团队学习的力量。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提升理解深度,也激发新的思考角度。教师的指导也是宝贵的资源,积极提问,寻求解答,会学习更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