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大规模复习是不必要的。在考研政治中,关键是把握细节,因为它是选择题的主导领域。当初我研读大纲时,过于随意,仅是匆匆扫过。现在看来,应该学会识别哪些内容可能会成为选择题,并把它们记牢。至于主观题,考前稍作背诵就足够了。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考试前夕只专注于时事政治!我认为这是获取分数的最高效策略,准确率相当高。在选择辅导书籍上,肖秀荣系列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好挑选那些受到广泛好评的书籍,这样可以避免走冤枉路。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接触考研真题,我按照年度顺序从2000年至2017年逐步攻克,使用的资料为张宇的全套真题解析。第二次则依据主题板块来练习,选择了李永乐的精讲版真题集。对于清晰易懂的题目,我会毫不犹豫地直接标记通过。在备考后期,模拟试题成为了提升能力的关键工具,市场上种类繁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去尝试。至于其他相似的模拟题,如李永乐的,可以有所选择地完成。进入到第二个学习阶段,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启动了全书的学习。微积分部分,我选用的是张宇的18讲,由于其重要性和我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我几乎耗尽了一个暑假才完成。随后,在接近新学期之际,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对于概率论,我直接采用的是李王的复习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坦率地说,我对最佳复习策略一无所知。我个人侧重于阅读理解,认为只要这个部分做得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者,由于我有轻微的强迫症,我特别热衷于尝试新题型,特别是排列顺序的部分,有时会有不错的发挥。对于“英语应用”这类题目,你是否曾对比过历年真题的答案?你会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次的试题难度较低,我在直接回答的部分只犯了三个错误。实际上,写作是值得投入时间去练习的,毕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是与外资公司合作还是在跨国企业任职,基础的邮件写作或其他类似的技能都非常实用,平时应多加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其中,对线性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是基础,包括状态空间法、传递函数和根轨迹法等工具的应用。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模型,并能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对稳定性分析,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考试的重点。你需能够按给定的系统参数判断其稳定性,并理解不稳定的原因。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和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控制,也是考察的关键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因控制理论往往需凭大量的计算来加深理解。每次解题后,不仅要理解答案,更要理解为什么这样解答,这样真正吸收知识。动手搭建仿真模型,比如使用MATLAB的Simulink,直观地观察系统动态行为,帮助更好地理解控制原理。
理论学习的,别忘了关注实际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电力系统等领域,了解这些实例帮助你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到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好的笔记习惯也非常重要。我会在课堂上记录关键概念和公式,课后再整理成思维导图,这对复习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如制作小测验或模拟试题,也有助于巩固知识。
不要忘记团队学习的力量。与同学讨论难题,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激发思考,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