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从7月末持续到10月初,我会仔细阅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本书,尤其重视前两者,确保深入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并梳理清楚知识框架,然后进行记忆。在繁重的考研复习期间,阅读政治书籍可以作为一种轻松的调节,每当学习感到疲倦时,我会抽两个小时来专注政治。对于后两门课程,我可以快速浏览,重点记忆章节概述。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从10月中旬到11月底,我会做风中劲草的选择题集和历年真题来提升应试能力。最后,从12月初到12月底,我将集中精力做肖四等预测卷,并且背诵大题答案。或许你不明白为什么看政治课本这么重要,实际上,在这四门科目中,政治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容易提分。政治的核心是选择题,而要做好选择题,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挺难的。复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从寒假开始就先把高数本科的高数课本看了一遍,本科的课本可以更快的帮助自己把知识点回忆起来。开学之后三月份就开始做本科的课本。方法,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过完第一遍课本5月份,时间还早,试了一下复习全书,发现每个题都无法完整做下来,就重新看书认真做笔记,然后每天早上背数学笔记。快放暑假的时候刷完第二遍,发现很多内容老师都讲过,全书做起来非常顺手了。接着进入强化阶段。有各种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的综合,感觉特别好。之后开始做真题,如果要考验自己的水平可以后期买一些模拟题做一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花的时间最少的一科,并不是因为我英语好,其实我英语基础一般,主要是我觉得英语主要还是靠平时的积累,短时间内比较难提高,性价比偏低。当然并不是说英语基础不好的考研英语就考得不好,只是相对而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九月份以前我就做了不到半本的张剑150篇,背了绿皮书,不过感觉效率太低,背的很多都忘了,而且背的很多都不会考,后来就没背了。九月份直到考前只做了一遍真题,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错很多,做了几套感觉风格都差不多,摸清它的套路就好了,后期阅读一般是错四个左右吧,做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真题确实是挺重要的,我只做一遍实在是因为后期专业课复习压力太大,每天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看专业课,实在没时间顾及英语了,所以英语最好前期多花点时间。期间看过朱伟的恋练有词,主要是背单词太枯燥了,后期作文可以背一两个万能例子,到时候各种品质都能套上去。单词不用花太多时间记忆,感觉效率并不高,最好每天抽空看看就行,真题里经常出现的着重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你需理解它不仅仅是关于贸易规则和政策的知识,更是对全球商业环境、跨国企业运营模式、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国际金融的理解。这需你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对全球经济形势有一定的敏感度。
在教材选上,我推荐使用《国际商务》(Michael H. Porter著)作为主要参考书目,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国际商务的核心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解读。配合《国际经济学》(Paul 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著)来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
学习过程中,我将知识点分为几个大块: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与汇率、跨国公司管理和战略、WTO规则等。每个部分我都做了详细的笔记,整理出关键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并定期进行复习,巩固记忆。
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会从新闻报道、学术论文中找寻实际的国际商务案例,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析它们,这样既提高了理论应用能力,也使学习过程更为生动有趣。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福州大学的试题往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做题时,不仅要正确解答,还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我建议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共享资源,互相激励。大家在难题上共同探讨,凭集思广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