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即使面对紧迫的考试时间,你可以在最后三个月开始复习政治科目,当然,这建立在你的英语和专业课程已有良好基础的前提之下。若这两门学科较弱,特别是英语,必须提早准备。专业课程只需确保平日课堂上的专注学习通常就能应对。然而,英语需要持续的投入,但不必过于劳累,你可以制定计划,每天稳步地记忆一些单词,同时做一些练习题。关键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而非大片连续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至于政治,如果前期复习不足,考前的短期集中记忆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下,思考后我发现精研并背诵历年阅读真题确实能带来显著提升。首先,通过背阅读,我能攻克词汇难关。毕竟,真题是最高标准的资料,做完真题,关键且常用的词汇就尽在掌握之中。比起埋头于厚厚的单词书中分辨哪些词常用、哪个释义重要,直接从真题入手更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完全忽视单词书,它们是打基础的重要工具;而真题则显得更为关键。其次,背诵阅读有助于理解和破解复杂的句子。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如果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思,那可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断句技巧。此时,不必急于填补语法知识的空白,学会正确断句就足够了。在反复背诵的过程中,你会强迫自己理解每一个句子,久而久之,语感也会逐渐形成。再者,此方法还能帮助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和写作思路,因为考研阅读常直接摘取各类出版物的段落,熟悉这些来源的结构和风格对提高理解能力大有裨益。我花了将近五百字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背诵过去十年的阅读真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取得英语高分的核心秘诀。而且,这个任务并不艰巨,我每天早晨专心致志地背一篇,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文学的主要流派以及重要作品分析等。我建议首先要扎实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音系学、词汇语义学、句法学等,理解并能应用这些理论去解析语言现象。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理解和欣赏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做笔记,记录重要的观点和例子,这对后期的复习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论述性写作练习,提升分析和评论的能力,因这部分在考试中常以论文形式出现。
,谈到“作文与翻译”,这是实践性和技巧性极强的一门课。作文不仅考察语言功底,更看重的是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我通常会保持每天写作的习惯,无论是短篇小论还是诗歌散文,都能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多读优秀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至于翻译,关键是理解和转换。理解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准确把握句子含义;转换则需灵活运用语法和词汇,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符合目标语言的规范。我经常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并对比参考译文,不断修正自有的不足。
我想强调一点,虽然这两门课各有侧重点,但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语言学的理解帮助更好地创作和翻译,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优秀的写作技能也能深化对语言结构和文化的理解。交叉学习,融会贯通,是我在备考期间一直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