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成绩不高,但是考完第一感觉就是我不应该花费那么多时间在政治上。说说我用的参考书吧,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还有大题和1000题的那两套题。要先看精讲精练,这个过程可以不用背,但是要把知识点理解透,尤其是哲学和马政经,但是对于比如毛中特里面那种事件啊,年份啊,肯定都是要记住的啦。之后是几月份来着就出大纲了,可以买来看看,可能有一些新增的点。1000题可以多做几次,第一次可以把答案写纸上啊啥的,方便以后再用。政治我强烈推荐疾风劲草那本书,知识点很系统,适合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预习数学时,应注重巩固基础知识,仔细研读教科书,并全面掌握复习教材。对待每一道复习教材中的问题都要用心解答,遇到困难的部分可以用显眼的方式标注,以便后续集中精力攻克这类问题。我习惯将复习教材的题目抄录在笔记本上,接着详细记录解题步骤,以免被答案干扰思维。最终,我积累了四本满满的笔记,随后慷慨地转赠给了学妹。第二次复习时,依然要专心致志地研究复习教材,检查并填补知识盲区,重做之前标记过的题目,对仍然困惑的部分则用另一种色彩标出。每一章的内容都需要整理,特别是关键知识点要通过专门的练习来加深理解。第三次深入复习则较为从容,主要梳理未掌握的问题和遗忘的知识点,从而全局性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强调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缺乏思路会导致无法解题,因此要归纳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例如不同形式的极限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技巧。做数学真题时,务必在限定时间内认真完成,对于不懂的部分及时回顾和拓展相关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把大阅读两两拆开,中间加入翻译,这是为了便于在考场上科学用脑。连续读四篇大阅读,真的会吃不消(切莫高估自己)。而“英译中”的思路,毕竟有所不同,毕竟会运用到母语,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短暂的“休息”。下面我要讲到泛读了,再次提醒大家,这个方法要慎用,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我是因为自己亲身尝试,发现我用泛读的方法和精读的方法做大阅读,错误率持平。甚至于,泛读时错误率会低于精读,所以我才能在十分钟内做完一篇大阅读。其实考研阅读很奇怪,对于某些思维跳跃太大的人来说,精读反而是致命的伤害,在下便属于那类人。看的信息越多、读得越慢、题目分析得越细致,反而错得越离谱,甚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对于有一些人则不然。
考研专业课方面:
“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是一门融合了交通工程理论与系统科学的课程,它要求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并能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的基础知识也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先通读教材,建立起整体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章节,理解其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比如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流模型等。这些内容往往会在试题中出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找一些历年的真题或者模拟题来做,尤其是计算题,它们能帮助你熟悉解题步骤,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在解答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急于求解,是要反思自有的理解是否到位,必要时回归课本,重新理解相关知识点。
实践应用也非常重要。尝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交通问题中,例如分析一个地区的交通流量,设计一个交通优化方案等。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相互提问,这样的互动激发思考,拓宽视野,也有助于缓解备考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些吃力,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自有的进步。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每一道题的解答,都是向目标迈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