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可能是我投入努力最有限的一门学科了,坦白说,虽然购买了不少参考资料,但我实际阅读的并不多,然而成绩还算理想。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历,希望给大家一些警示。大约在八月,我入手了红宝书,并且开始有序地展开复习工作。老师的讲解帮我理清了很多知识点,这对我后续的记忆背诵大有助益。千万不能等到十一月才打算系统复习,那样只会让自己感到时间和压力双重困扰。对于临时突击,我个人采取的是肖四以及蒋中挺系列的小册子(数量颇多),还有20天20题。其中,我主要专注于背诵肖四的大题。考试时,保持冷静,遇到熟悉的话题就结合记忆内容作答;碰到陌生的题目,可以尝试从问题中找到线索,用自己理解的语言组织答案,尽量全面地阐述各个可能的角度,这样一般不会出错。
考研数学方面:
要掌握高等数学,需要投入大量努力,尽早复习是明智之举。这四本高数教材确实具有挑战性,我本人选择了较为艰深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辅导讲义》(我个人认为这是考研的最佳辅助材料)。选择哪种参考资料并不关键,关键是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练习。我完成了两轮辅导书的学习,如果时间允许,强烈推荐做第三遍,随后再开始接触真题。在做真题时,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它们并非衡量标准。整个学习过程可大致分为打基础、巩固提高和冲刺三个阶段。我的建议是,每个阶段都应提前开始,不宜延误,并且要严格执行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彻底研习真题,即使已经重复三次仍可能出现错误。首次通读时,逐个消除生词和难句,确保无遗漏。第二次则需剖析文章框架,大约翻译十篇左右以深化理解。第三次则是审视试题与答案,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应自我解读其背后的原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摆脱对参考书解析的依赖。答题的准确性是关键所在。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部分,起初可能感觉自由而无从下手,但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和耐性的提升,你会发现它们最终成为最容易的部分。因此,切勿轻易放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材料力学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对这些概念,不仅要它们的定义,更要理解其物理含义,这样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迅速定位并解决。
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例如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圣维南原理等,这些都是解题的重要工具。要熟练运用,不仅需反复记忆,更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深化理解。要注意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错。
再者,重视实例分析。材料力学中的许多理论都是基于理想化的假设,但在实际工程中,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凭实例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河海大学的试题中就常常会出现一些结合实际的题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我会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无论是做实验还是画应力图,都需一定的手工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尽量模拟实际情况,亲手绘制应力和应变图,这样既能锻炼自有的动手能力,也能帮助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习惯每周或每章结束后,都会整理一次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种方法帮助巩固记忆,也能提前发现并弥补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