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职业发展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末政治考试大纲发布起,正式的复习就开始了。要想在政治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关键是掌握好选择题。必备的学习材料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与《4套卷》),风中劲草,以及其他知名教师的冲刺试卷。首先,在9月至10月期间,主要任务是刷选择题。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相结合,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选择题,至少两遍,并且注重收集错题。这里有个提示,可以在开始做《1000题》前复制1-2本,以便后续重复练习。接下来,进入11月,再次重温《1000题》,同时尝试《讲真题》中的选择题,以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此时,可借助“红宝书”和风中劲草来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2月至考试前夕,重点关注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主观大题,考生应尽量熟记8套卷和4套卷的答案,因为可能直接考到原题,即使未出现原题,记忆中的内容也能帮助你构造接近的答案。掌握了选择题和大题,考研政治的成功就近在咫尺。选择题主要测试细节知识,尽管每年有大纲,但难以确定重点,记忆效果欠佳。推荐使用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涵盖所有科目,特别标注了细微的重点。暑假时可以预览一遍,九月开学后深入学习。后期重心转向大题,偶尔回顾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购买几套模拟卷,在考前进行练习,以确保万无一失。
考研英语方面:
11月份左右开始攻其他部分包括新题型、翻译、作文,对于完形填空这个怪物我是直接放弃对它的专项进攻的。大部分童鞋一般在最后做完型,可能是十分钟到一刻钟之内,我自己做数据统计发现,好好分析乖乖去做是6分左右,一路猜下来也是5到6分左右,很神奇!!!完型虐我千万遍,我待完型就不能如初恋。没有专门进攻并不代表是完全放弃,完型要猜到5或6分也是靠前面打基础是不。说说新题型,一定要对自己要求严格,必须全部拿下,因为它的难度一般都是低于阅读理解的,失分的话就太不值了,当然拿分这个也是要靠基础打牢加上反复做真题把握。我觉得这部分是考的逻辑和文章结构把握,同时会有一些细节信息给解题提供帮助,比如代词、关联词、同义替换、首句尾句等等。再说翻译,要根据给分要点来一步步训练,训练的材料就可以是真题和外刊。作文是除了阅读理解以外的大块了,我买的是蒋军虎出的作文,小作文的分类总结还有大作文的模块甚至具体到每一段的每个句子该怎样写都很详细,应对考试还是很不错的。我不是用他的资料书就当模板背,而是整理出自己的模板,因为在前面做真题时候会摘抄一些觉得写作文会用到的经典句子,比如过渡句啊、原因啊、结果啊、总结啊、强调句啊等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职业生涯理论、就业市场分析、职业咨询技巧等内容。理解并掌握各种职业生涯理论如霍兰德模型、金斯伯格理论等是基础,要对当前就业市场的趋势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多阅读相关研究报告,关注行业动态,提升自有的洞察力。至于职业咨询技巧,实践是提高的关键,尝试模拟咨询场景,锻炼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管理学”则需对教育组织、领导力、教育政策有全面的认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我建议多读一些教育管理的经典案例,凭实际情境去思考和解析,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运用。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比如参加学校的研讨会或项目,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了“深度学习”的方法,即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非浅尝辄止。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出知识框架,经常回顾,以此强化记忆。我也重视实践操作,例如,设计一份职业规划方案或者分析一个教育管理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数据库、在线课程等,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提问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促使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丰富观点。
保持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备考期间,压力会很大,但要学会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