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九月中旬后期起步,首先接触的是红宝书,并且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红宝书的编排常被诟病为杂乱无序,考虑参加辅导班来理清知识架构会有所帮助。至于1000题,题量确实庞大,到最后可能会感到厌倦,但我还是坚持完成了全部习题,你们或许可以挑选题量适中的练习册。接下来,我用的是风中劲草的三本教材。肖四非常实用,务必认真对待,最好在考试前几天开始,不宜过早。任四的命题角度有些偏颇,我个人认为价值有限,做了一遍就没有再继续。如果对哲学部分感到吃力,推荐看看任的序列一,讲解详尽,通过课后的真题能帮你找出关键点。制定阅读计划也很重要,比如每天读多少页,多久完成,预留几天的宽限期(通常难以按期完成,生活中总会有些小插曲,但你可以设定两天的缓冲期)。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我最初设定每天20页,后来觉得压力过大,调整为15页,这样大约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倾向于在早晨投入约两个小时,因为我容易分心,通常是边读边思考,这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调整。我的政治复习是从暑假结束之后开始的。除了肖秀荣的1000题,还有精讲精炼(如果你觉得内容太多,看政治书籍感到头痛,可以选择风中劲草的政治核心考点,通常大纲发布后才会出版)。初期不必急于做主观题,最后一个月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背诵老师们出的模拟卷大题,基本上是以肖四套卷为主,这也是一种押题策略。对于大题的背诵,不要像复读机一样机械地重复,那样只会形成短暂记忆,很快就会遗忘。记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串联起来,理解答案的推理过程和原则才是关键,不是单纯背诵答案。你需要灵活运用所学,才能应对各种变化。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从整体上讲,考研数学应按照这样的流程来:课本——复习全书——660题——真题第一遍——真题第二遍,若做完660题后发现还有充裕时间就可以做一下400题。“课本——复习全书——660题或者440——真题第一遍——真题第二遍”这个过程是一定要有的!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不要太晚准备,大概11月就开始背范文,研究写作的方法,模板可以背,但不要生搬硬套,翻译都简单,在平时做题的间歇多翻翻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多研究阅读里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没问题了。完形填空一般不用太过于认真准备,总分10分,一般人都能拿6-7分,拼的是语感,建议将更多精力放到阅读理解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科学导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在自然地理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地球的物理过程,如气候系统、地貌演变、水文循环等;在人文地理部分,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等主题则是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地理思维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的方法。先整体把握地理学的基本框架,逐步细化到各个子领域。例如,你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再深入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影响。这样帮助你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
,实践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性。地图阅读和分析是必备技能。要熟练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这对理解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我常常凭做练习题和模拟实验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案例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福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其地理现象和问题丰富多样,作为很好的学习材料。比如,研究福州的地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或者探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都能你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我强烈推荐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地理学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学科,与其他同学交流不同的观点,激发思考,拓宽视野。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他们能帮助你解读复杂的概念,解答疑惑。
在复习阶段,我会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去回顾和巩固所学。并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