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宗教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复习资料,主要掌握任四、肖八和肖四是足够的,不需要额外做大题。通过阅读题目,思考相关知识点,并对比答案来检验自己的理解。分析题往往会在考试中出现。关于考试策略,我的政治成绩平平,但已让我感到欣慰。关键是时间管理,我花了约半小时完成选择题,其余时间专注解答大题。然而,由于对哲学和史纲的大题把握不足,我将它们留到最后,结果因前面三题花费过多时间,导致这两题只能匆忙且简略地作答,尽管如此,我还是对此感到相当满意。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对英语颇有信心,因此备考阶段我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复习,只是每天坚持在扇贝上学习一百到二百个新词,并且完成两篇阅读练习。我不觉得需要过分担忧复习进度,关键在于保持每天都与英语接触。对于阅读部分,我购买了历年的真题集,没有特别挑选,随便选了几套来做,反复练了两三遍。此外,我还尝试了张剑老师的阅读题集(黄色封面那本)以及星火出版的150篇阅读理解,但感觉效果平平。接近考试时,我选购了《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每天安排1-2篇文章来读。然而,关于写作,我真的不建议大家效仿我。我是到了备考后期才意识到每天背诵作文的必要性。实际上,临时抱佛脚背作文是没有什么实质帮助的,仍然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每天关注作文,我个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当你背诵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尝试自己动手写作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古代哲学史,这是一个深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域。从儒家的仁爱之道,道家的无为治,到法家的法治理念,每一派都有其独特的思想精髓。我认为,理解这些哲学流派的关键在于阅读原典。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直接接触古人的文字,能更好地领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结合历史背景,因哲学思想往往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多做笔记,梳理各派观点的区别和联系,也是深化记忆的有效方式。
再者,西方哲学史的涵盖面广泛,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再到现代的尼采、海德格尔,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学习西方哲学,我会推荐先按照时间线构建起整个哲学发展的脉络,深入研究每个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解他们的核心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批判哲学等,需反复研读原著,并尝试用简单的话去解释复杂的理论。参与讨论或者找同伴一起学习,碰撞出新的理解,也能检验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
这两个学科都需耐心和深度思考,但也充满了乐趣。你将在探索中发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哲学都在试图解答人生的终极问题,提供理解和生活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形成独立的思考方式,这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者生活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