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占到一半,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次考研,我在10、11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点攻选择题。这些选择题都是政治模拟题。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每年变化不大,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一共10来本书,我把其中的选择题都做了,每天1~2套。不熟悉的知识点,做完后一定要回归书本,看书里原话是怎么讲的,易混淆的和自己常错的知识点简单地背一下。第一遍背可能很痛苦,但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做题的质量有所提高。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需要反复练习真题,每次重点也会有所差异,重新做题会导致原有的答案变得混乱,所以我决定多次购置真题集。然而,频繁购买张剑的黄皮书,虽然每次都包含解析,但价格较高,于是我找到一套只有试卷而无解析且价格合理的真题版本。我的英语作文水平欠佳,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在最后的100天内,每天都坚持撰写一篇文章,无论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都要求自己每日一练。写作时,不能盲目当作考试对待,应当先浏览一遍范文,摘录一些有用的词汇和句型,研究作者的构思框架,然后自己动手重写,即使内容相似也没问题,关键是要独立完成一遍。这是我的一位英语专业的挚友分享的经验,效果显著。此外,选购一本合适的作文参考书也很关键。我选择了《考研英语话题系列之作》的第一本,写作160篇,其封面为红色。这本书的亮点不在于它的范文有多么出色,而是它确实在2015年的考研中预测到了大作文题目,两者的主题几乎一致,只是图片有些微差异。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提升写作技巧,黄皮书的作文50篇更胜一筹。因此,建议两者结合使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过程及其规律至关重要。例如,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些都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中外教育史部分,需对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家、他们的思想以及教育制度有清晰的认识。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教育思想,西方的卢梭、赫尔巴特等人的教育理念,这些都需凭阅读原著或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并能将历史背景与教育思想相结合进行分析。
再者,教育心理学部分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等方面。理解记忆、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如何影响学习,以及如何按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教学,这些都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将各部分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大量阅读经典文献,尤其是教育学大师们的原著,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提升论述题的深度。定期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与同学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既可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激发新的思考。
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可能会感到压力,但,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坚持每天学习,保持专注,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