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暑期期间,我开始研读政治的精简版教材,并初次尝试了一千题的练习,这个过程持续到九月。接着,在十月进行了第二轮的一千题复习。到了十一月,我专注于回顾错误题目,同时记忆肖八的内容。进入十二月,我转为背诵肖四并关注时事政治。我没有做其他如任五的练习册,而是听从一些前辈的建议购买了风中劲草,打算九月开始背诵,但发现其体系与我之前的学习资料不符,最终未能使用。这让我认识到,挑选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教学辅助材料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从3月至5月末,我专攻英语词汇,每日投入3.5小时,疲劳时通过解决复杂长句稍作休息。进入6月后,我把重心转向研究历年真题阅读,因为词汇是根基,而阅读至关重要,尤其是真题阅读更是关键所在,其他海量阅读只能算是过眼云烟,必须牢记!它们有助于提升词汇量和解析句子的能力,但别过于纠结于做题技巧。每日一小时精读真题,耗时约四小时,其中二十分钟用于答题,十分钟查找生词和短语,一个半小时用来背诵全文,一个小时进行默写,并花一个小时剖析文章架构及命题者的思维模式。这个流程我在考前重复了三次,记得在模拟测试时,我的阅读理解只错了三个。我认为自己英语成绩不错的原因在于将所有八十篇真题阅读都背得滚瓜烂熟,直至考试前一天,我都未曾松懈,持续复习,这对阅读、翻译乃至写作都有显著提升。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相信你也能够做到。自10月起,我开始每日练习英语作文和翻译,同样反复至考试日。到了12月,我会清晨出门背诵过去二十年的真题范文,大作文一分钟一篇,小作文只需半分钟,务必熟练无比,考试时便能挥洒自如,灵感源源不断。确实,今年的英语考试并不算太难。11月我开始接触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新题型不容忽视,得多做一些模拟题来锻炼,至于完形填空,我只求达到六分,超越这个分数就是你的胜利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教育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以及主要的教育思想家的观点。例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念等,都是常考点。要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并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教育心理学的部分不容忽视。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发展、教学策略等内容,对理解和解答相关问题有直接影响。比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者,教育研究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步骤,能够设计并评价研究方案,这是考察实证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特别是统计学知识,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需扎实掌握。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育管理也是考试的一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这对理解教育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非常有用。将每个主题的主要知识点梳理成逻辑清晰的框架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定期做模拟题,凭实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复习策略。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提高理论深度和批判思考能力。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充足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