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呢,九月份大纲出来开始复习,我复习政治就是中规中矩的看了一遍大纲,然后刷选择,一千题,风中劲草,什么的,最后就是各种押题卷,因为是文科生,高中政治学的特别好,所以特自信,最后因为时间来不及,就背了肖四,不过分也够用了,觉得有用的就是背框架,脑子里的线要很清楚。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两个都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我维持语感的方式是每日完成两篇阅读练习(任意选购一本教材即可,不推荐过早接触真题)。我会确保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汇的含义。对于做题的正确与否不必过于在意,因为其他材料的命题方式与真题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即使你的词汇量已经相当丰富,也必须持续背单词,不能间断!反复研习阅读真题三次,力求熟悉所有词汇,掌握每个句子的含义,能够流畅地阅读全文,并解析错误选项,明白每个选项的设计意图,深入剖析其逻辑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它主要研究数据如何组织、存储和管理,以便高效地进行各种操作。在考试中,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考察点。
1. 理解基本概念:这包括线性表、栈、队列、数组、链表、树、图等基础数据结构。理解它们的特点、存储方式以及操作特性是基础中的基础。例如,理解栈的“后进先出”和队列的“先进先出”原则,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等。
2. 掌握算法设计:对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需熟练掌握相应的算法,如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等)、搜索(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这些算法的实现细节和时间复杂度分析是考试的重点。
3. 实践编程:理论知识必须结合实践。使用C++或Java等语言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代码的调试过程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机会。
4. 专题深入:如图论问题、动态规划、贪心算法等,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高级主题。特别是图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问题,动态规划的背包问题等,需重点理解和练习。
5. 解题技巧: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学会运用抽象思维,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据结构问题,再用已知的算法解决。对开放性的题目,要有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6. 模拟试题: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能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每次做完题都要认真反思,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