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刷了两遍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还有什么的秘密武器我也果断放弃了,并非时间不够,只觉得风中劲草里的字花花绿绿的不是很喜欢,知识点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很是生硬。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选择资料,我建议选择一本就要精专一本,后期刷了肖八肖四,大题我就背了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词汇量是基础,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单词书大约七八次,后来还用另一种版本的单词书再次温习了一遍。真题务必深入练习,初次接触时可按板块来,比如一段时期专攻阅读,另一时段专注新题型,通过分析错误找出问题所在。进度慢点没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真题的价值。第二次练习时,应严格计时,以培养整体的答题节奏感。同时,可以把那些复杂的长句挑出来,亲自翻译,梳理语意,这既能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也能提升翻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学习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在写作时模仿运用。我发现,相比阅读部分,英语作文更易于拉开分数差距。今年考试时,由于花了近一个半小时写作文,导致后续阅读部分做得不够理想,出现了不少疑问。不过,最终的成绩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差。我认为,这可能得益于我对作文的用心撰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金属学与热处理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金属晶体结构、相变理论、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等。这些知识点虽然看似抽象,但却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我建议从最简单的晶格结构开始,凭画图、模型构建等方式加深理解,再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相变过程。
掌握热处理工艺是关键。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每个过程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原理。理解并各种热处理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效果,是这个科目的核心内容。我会推荐制作流程图或者记忆卡片,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方便随时复习。
再者,实验和实例结合能提升理解。理论学习的,尝试阅读相关实验报告或参与实验室活动,直观地了解金属热处理的效果。例如,观察不同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理解其微观结构变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做题和历年试题练习不可忽视。《金属学与热处理》的试题通常包括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覆盖面广且有一定深度。凭做题,不仅检验知识掌握程度,还提前适应考试的答题节奏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