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我认为深入领会四本书的内容至关重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概念和定义。先掌握这些理论基础,然后将它们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做真题来检验并巩固对概念的认知。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习惯于反复研读。当其他学科的学习感到疲倦时,阅读政治内容可以作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应对多项选择题。至于主观题,不必过早焦虑,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后期冲刺阶段背诵,但如果你前期已经多次复习政治,那么后期背诵就会变得迅速而高效。
考研数学方面:
坦率地说,数学考试结束后,我内心非常不确定,因为平日练习时常常会犯计算错误,幸运的是在考试中这种情况并未频繁发生。我的数学复习遵循常规路径,详细阅读了教科书,完成了课后习题,这个过程耗时颇长,大约花费了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虽然我有理科背景,但毕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学科,所以整个复习过程异常艰辛。关键在于我对各个知识点的自我总结和梳理。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错题集,因此我在每个章节学习完毕后,都会立即整理出易错的部分。接下来是挑战李永乐的大白本,这个阶段更为困难。我个人觉得大白本的难度比真实试题更上一层,它要求对知识点的应用更为灵活且复杂。然而,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经过这段历程,我的数学复习已接近尾声。如果时间允许,大白本应该再过一轮,但由于我时间紧迫,完成一次后便转入了冲刺阶段。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全套试题的模拟练习上。首先是历年真题反复做了两遍,接着是李永乐的6+2和最后10套题同样做了两次。在最后阶段,我又重温了一遍历年真题。在考试前的半个月,我大致保持着每天一套题的节奏,以维持解题的感觉。说实话,考研数学本身并不算太难,最大的挑战是避免计算错误以及在考场上的紧张情绪。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单词:关于单词的问题,说法很多,有些老师会说因为考研很多时候会考熟词生意,所以你抱着单词书背是没用的,我个人觉得,词汇量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是现在就开始复习,我还是简易大家把考研大纲的词背一遍吧,不管怎么说,即使考试的时候你无法推断出它的具体含义,至少你认识,你不会慌,我建议现在复习的到6月份,把单词背完,至少80%以上掌握,到了暑假,就开始针对真题词汇,查真题中每一个生词,知道它在考试中是什么意思,并将专业性词汇分类。真题当然是必做的,但具体是哪一版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学姐只做过这一种,所以不好做出比较。书中的每一道题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几乎都可以通过讲解明白每一个选项的每一处错误,并且讲解之后的方法和技巧总结也非常值得关注,需要反复理解和体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安全工程基础是一门涵盖了安全科学理论、安全管理实践和技术应用的综合学科。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安全工程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也是安全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理解并掌握各类安全法规和标准至关重要。例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会经常出现在案例分析中,不仅需条文,更需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实际应用场景。
再者,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管理理论是这个科目的核心内容。对安全系统工程,要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在安全评价技术方面,熟悉各种评价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并能进行实际操作;安全管理理论则要求理解并运用PDCA循环、5S管理等理念。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佳策略。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灵活运用;记忆是必要的,尤其对法律法规这类需死记硬背的内容;实践则是提升,尝试参与模拟演练或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工具。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同样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学习效率和最终的成绩都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