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真题我真的做了好多遍不太记清我做了多少遍,一开始成套做,后来按板块(高数、线代、概率),特别是线代和概率,你会发现到了10年以后出题开始变得有规律性,这时候你要去总结和归纳发现真题的出题知识点。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做到后来因为做过许多遍做题的速度肯定会变快。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翻译基础不好,暑假开始我就自己坚持每天一句。给自己每道题限时三分钟,无论多难都要让自己写出中文译文,哪怕自己都读不下去,然后进行修改,学习一些翻译技巧。个人感觉翻译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反复的练习和修改中不断提高。英语主要分3部分:一是单词,单词的记忆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我用的新东方考研单词乱序版,每天抽半个小时背一背,直至上考场前,我反复背了好几遍。二是阅读,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得阅读者得天下。刚开始做阅读肯定难(大神路过)。我记得我开始的时候几乎篇篇错一半,后来就不对答案了,专心地把每个生词每个长难句弄懂弄会,正确率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个人经验:阅读提升有个笨办法就是背原文,选择涉及的长难句尤其要烂熟于心,剩余部分背到能大概说出意思的程度就可以啦。三是作文,作文方面我实在是犯懒了,没什么发言权,但身边的同学买了王江涛的考研作文,目测效果都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组织行为、决策制定、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在复习过程中,你需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础概念和理论,这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阅读和解析各类企业案例,你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你研究星巴克如何凭有效的运营管理实现全球扩张,或者亚马逊如何运用数据驱动进行决策。这些案例分析不仅帮助你深化理论理解,也是答题时展现思维深度的有效方式。
再者,管理学的复习需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建议你建立一个详细的知识体系图,将每个章节的主要观点和子观点梳理清晰,这将有助于你在记忆和回顾时快速定位信息。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如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帮助你检查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
讨论和交流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寻找研友一起讨论,或者参加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共享学习资源,互相解答疑惑,这样既能提升理解,也能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对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概念,不要害怕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比如学术论文、专业书籍等,这能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疲劳过度,这对长期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