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师范类研究生,不同专业的考试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每个学校都会提供招生简章,其中包含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籍的信息。一般来说,心理学和教育学通常是必考科目。如果你报考语文方向的专业,你需要熟悉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如果是数学方向,则需掌握应用数学;若是物理方向,则应了解量子力学等相关知识。不同学校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某些学校可能要求普通物理学或凝聚态物理学。
在我大二期间,我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成绩并不算特别高,但也超过了490分。由于备考这两门考试,我对英语学习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关注。事实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过程是逐步积累的结果,并非短期内能够速成的。关于单词记忆方面,除了备考四六级之外,我一直未能完整地背完一本大学英语词汇书。原因是我不擅长死记硬背,每次背诵过后很快就会忘记,无法持续复习。因此,我只是背诵了一半左右便放弃了。
当我看到周围的同学反复背诵单词并购买各种词汇书时,还是会感到焦虑,担心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关于阅读部分,自从准备四六级以来,我一直坚持阅读《经济学人》,在学校几乎每天都读一到两篇文章,而在假期则未能继续。通常我会读每期首篇领导人讲话的文章,尽管难度较大,但仍需逐步攻克。
此外,我会结合阅读中文版的首篇文章以加深理解。这种对比有助于了解外国人关注的话题以及不同于国内官方媒体的观点。这篇文章较为简单,也能从中发现不少常用成语的英文译法。自2008年至2017年间,我都专注于精读英语,积累了大量词汇、句型及答题技巧。
关于翻译部分,我强烈推荐老师老师的讲解课程。虽然我不是在做广告,但亲身体验了他的授课后确实受益匪浅,因此想分享给大家。至于是否报名课程或自行寻找资料则是个人选择。
由于本人文学素养有限,英语写作能力自然也不强,在备考阶段并未过多重视这一环节。仅在考试前几日匆匆背诵了某考研品牌老师老师的三小时模板文章,未完全记住最后五六篇文章。
最终考试结果公布后,我对英语成绩仍感意外,因为在考场上觉得表现不佳。若真要说提升空间的话,我认为作文是最为欠缺的一环,这也令我深感遗憾。
总的来说,英语词汇的记忆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背诵,还需结合实际阅读体验,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读书务必持之以恒,切勿选择过于简单的材料,循序渐进,人人都能进步。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中基础虽重要,但也不可过分悲观。
此外,《中国日报》并非最佳选择,既然决定阅读外文期刊,就应当挑选原汁原味的作品,无论是《时代周刊》、《大西洋月刊》还是《经济学人》,只要选定一种并坚持下来定会有所收获。阅读中的词汇才是真正的掌握。
翻译方面,老师老师的课程笔记较多,听完后再仔细消化,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他讲解的方法十分有效,希望大家也能认真听课。至于写作,背诵加练习同样重要。即使你的写作水平不高,背诵高分范文也有助于实际操作。经过努力后,我发现之前背诵的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已能熟练运用,但由于日常积累不足,此次未能及时改正,希望你们利用空闲时间多背几篇文章并加以练习,这样回报率非常高,毕竟历年英语作文题目种类并不多。
然而我并未购买英语二的相关试题,只知道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如果实在不清楚,可以试着做一些题目体验一下。最初计划参加学术型硕士考试时没考虑购买英语二的题目,认为既然大家都说英语难,不如先攻克英语一再转向英语二。但在备考途中改变了主意,转而选择了专业硕士,因此未曾接触英语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