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路与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官方的《考试大纲》仅列出章节层次的标题,并未详细解释各个知识点,它仅作为划定考试范围的指导,尽管如此,由于其官方性质,它具备最高的权威性,因而不可或缺。在研读肖的《精讲精练》时,应将《考试大纲》作为参考,对照查看哪些知识点已被剔除,哪些是新添或改动的。删除的部分无需关注,而新增或修改的内容则需额外查找资料以补充学习。《考试大纲解析》是对大纲的详尽解读,包含了知识点的详细说明,然而,鉴于已有《精讲精练》,这本解析便显得多余,你只需要专注于找出大纲中新增内容并设法补全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在十月份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对于长难句的理解要点我都做了详细的笔记,并且时常沉迷于研读,成效颇为显著。然而,我在暑假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单词的记忆工作,考研词汇被我反复背诵了好几次,也在扇贝单词上坚持打卡超过了130天,虽然这个数字并不算突出,但我深感自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准确率提升缓慢,于是决定报名参加课程,专心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在练习题目方面,我仅使用了历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购买其他的阅读训练册。九月时,我每天都投入时间阅读并研究了许多备考指南推荐的《丁晓钟英语外刊精读》,这本书相当不错,能够帮助我接触到多元化的主题,特别是那些常出现在考研中的热门话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等核心知识点。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基础,例如,要深入理解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选依据。
对系统的理解,需掌握输入输出关系,特别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如稳定性的判断、卷积的应用等。这部分内容需大量做题来提升,因计算是这门课的重要部分。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理解系统频率响应的关键,它们在信号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实践中,我会建议你使用MATLAB或者Python进行仿真,这对理解信号处理的过程和结果非常有帮助。比如,你凭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滤波器,观察不同频率信号经过系统后的变化,这样既加深了理论理解,也提升了动手能力。
复习过程中,教材是基础,但仅仅依赖教材是不够的。推荐你参考一些经典的辅导书,比如奥本海姆的《信号与系统》,这本书对很多概念解释得十分清晰,例题丰富。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或Khan Academy上的相关课程,提供不同的讲解视角。
定期做真题和模拟题,这是检验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式。你会发现,随着练习的深入,原本复杂的公式和理论会变得越来越熟悉,解题速度也会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