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可以告诉大家,分析题是“纸老虎”,看上去可怕但其实很好准备——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有统计数据,绝大多数考生分析题都在25-35分区间内,30分上下特别多,即分析题基本不太可能拉开差距。PS:考点背诵形式与政策这种都大同小异,建议买肖秀荣就行,重点更加突出,排版也更舒服,不过中挺得真题预测很好,基本上每年都有题目预测到,最后五套题我都做了,大题质量出的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真题预测这本书上有的,选择题可以做下,练下选择题也不错。总得来说蒋中挺只推荐真题预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重头戏。英语的复习首先是词汇。很多同学经受不住背单词的痛苦,就不怎么记了。于是导致最后英语无法继续下去,死在第一关。记单词当然很枯燥,但有方法,其实还是那两个字:重复。考研词汇说是有五千多,但真正需要记忆的重要和难的单词不到一千五。大概重复一周,就能把单词搞定。这个过程不好受,很消耗脑力,但它却是复习英语的第一步。在长难句学习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找出真题里的四篇阅读,将阅读里的每一句话都划分句子成分自己翻译,同时对照着答案解析,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将自己的错误记录下来,每一套真题都要这么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文学史,这是一门需深度阅读和广泛积累的科目。从先秦到现代,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貌和代表作品,需去深入理解并记忆。我认为,重点在于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例如,唐诗宋词的繁荣,明清小说的发展,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要关注文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如古代的"六艺",近现代的新文学理论等。学习方法上,建议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学习,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并定期复习巩固。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涵盖了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多个领域。语言学部分需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古代汉语则侧重于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需熟读经典古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现代汉语则要求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规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学习这些内容时,除了教材外,还凭做题、翻译古文、分析语料库等方式来实践和巩固。
我还发现,多读书、多写作对这两门科目的学习大有裨益。阅读不仅扩大知识面,还能提升理解力和鉴赏力;写作则能帮助将所学知识内化,提高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保持对新文学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