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马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剩下那几个部分就没花太多时间了。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十一月份出了肖八,只做了选择和马原的大题,剩下的几道大题看看答案就行。到了十二月,肖四出来之后就是疯狂背书,肖四是必须要背的,后期我背了肖四的大题,帮助还是很大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这个时期,我着手整合整本书的内容,对于高等数学,我选择了张宇的18讲配合1000题的高数部分进行练习。这种方式对比起先前独立刷题,我发现效果显著提升,这才意识到前期自我复习时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导致后续加强学习时难以将知识串联起来。因此,如同前面所强调的,扎实的基础至关重要。至于线性代数的强化,我推荐使用线代强化辅导讲义。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有:考研英语词汇(便携版方便携带)、英语真题、完型、阅读、王江涛的作文。英语是个积累的过程,语感非常重要,做阅读可以帮你消化单词增强理解力。我就是每天用零散时间背背单词,然后背书累了就做一篇阅读或者完型,定期练练翻译,然后看看作文积累一些句子。我觉得不论哪门学科都要集中一段时间来研究,否则效率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固体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磁学性质、电荷输运等。每一个主题都有一系列基础概念,如晶格振动、电子态密度、费米面等。这些概念构成了固体物理的骨架,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对每个新概念,我都习惯先从教科书上了解其定义,再凭做题和阅读相关文献来深化理解。
重视数学工具的应用。固体物理中的许多问题需借助复变函数、矩阵论、群论等高级数学工具解决。比如,能带理论中的 Kronig-Penney模型就需用到量子力学和微积分的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是学好固体物理的重要环节。我会定期复习数学知识,并尝试用它们去解释物理现象。
再者,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固体物理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操作和观察同样重要。凭实验室的经验,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晶体结构、磁性等概念,也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阅读前沿文献是提升深度的关键。固体物理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发现和理论不断涌现。我会定期查阅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最新论文,了解研究动态,这不仅扩大了我的视野,也帮助我理解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