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随时关注肖秀荣老师补充更新的材料。12月份《8套》选择再做一遍,完成《4套》,主观题答案背诵。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肖秀荣是全部押中,在8套和4套里面。选择题40以上不难,主观题还是多写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需要复习和深入理解各个概念,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些题目上频繁出错时,应当回头重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总的来说,解题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完成题目,更重要的是去领会教科书中的核心概念。可以归纳为几个要点:持续观看教学视频,始终保持对目标的关注,随时记录笔记,不断动手做题,以及反复熟记公式和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主要工作是背单词,做真题,自己整理作文模板。首先背单词从大三寒假开始的,刚开始用的是扇贝,背了100多天,不想用了,就背书了,用的是红宝书,背了10好几个单元,之后就陆陆续续背的。英语真题方面从暑假开始做的,我就光做了做阅读,刚开始做的时候错8,9个,后来慢慢的错到7,8个,再后来就错到5,6个,再后来做就一直这水平了,上不去了,到了瓶颈。慢慢的坚持就发现阅读错到3,4个了,再到后来,就错到1,2个,感慨那时候的自己真厉害。保持这个水平后到后期就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搞定阅读后,考试前两周,跟着老师上作文冲刺班,老师给了好多句子,我就开始整理,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第三段怎么写。总共整理了3套模板,包括无形社会话题正面,无形社会话题反面,有型社会话题,后来嫌三篇比较多,就减到两篇,正面,反面两篇。考试的时候考行动,正好用上,自己写了写第一段,后面的换换单词,基本全用上。整理作文模板期间,就开始了剩下题目的学习,先把最简单的新题型搞定了,之后搞了搞完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选和使用等。其中,机械传动部分如齿轮、带轮、链传动的设计计算,以及轴、联接、轴承的选和强度校核,是考试的重点。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是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烈建议大家对课本进行深入阅读,尤其是课后的习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重要的考点。要多做历年真题,凭解题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复杂的问题,尝试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这样既能提高理解深度,也能避免在考试中因时间紧张慌乱。
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理论计算,还需有实际应用的视角。我会推荐大家找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比如查阅相关的工程手册或研究论文,了解实际设计中如何考虑材料性能、工作环境等因素,这样既增强实践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倡导“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对复杂的公式和定理,不要死记硬背,是尽量去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和推导过程。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凭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这样不仅能巩固记忆,还能帮助你在遇到新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