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6月中旬到考研前,政治我没有一天不碰的,8月中旬到11月中旬,我一直在复习暑假上课的讲义,看着很厚。说实话,我的政治能考好,这本讲义的帮助很大。这本书的解析很全,尽管很多重题,但其实政治每年都那样,变不了多少。核心理解了,就会做题了。11月到12月序列一加上真题解析结合着看。12月到考试前,我花半天在政治上了,之前都是晚上看两三个小时。但是这个阶段还是没有背东西。因为考研我才慢慢理解了文科就是这样一个学科,万变不离其宗的。当然政治肯定是无法像法学答案那样发挥太多。但是只要理解了核心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把每个论述的大点串起来。这最后一个半月,我买了两个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我就觉得小书好拿,而且那些我都掌握了也就足够了,但事实证明那是不可能记住的。我最后一星期还买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个人觉得,这两个人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我们学文科的切忌不要背,答题思路记住就好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基础还算不错,考完四级的半年时间我都在听听力,BBC/VOA/TheEconomists等,没有练习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听力提高了很多。虽然考研不考听力,但是听力非常非常重要。学外语,语言环境很重要。听听力就是输入语言环境,进步很快,这不仅仅体现在你能听懂外语材料,你的思维也能跟上来。完成一个一分钟的听写材料,你需要播放-暂停反复听,写下材料,回听不懂的部分,学习新的单词和短语搭配,再自己跟着音频朗读材料。这个过程下来可以说外语中的听说读写都能得到锻炼,当然也很费时间。1分钟的材料,这么学习下来,看个人的水平,0.5-2小时是需要的。我觉得这花的时间是很值得的。关于真题的参考书,黄皮书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了吧。用的黄皮书,总觉得有点不痛不痒,丁晓钟的真题详解,真的觉得这本书帮了我大忙,但整篇文章段落大意的分析有点简略。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找到了做真题的感觉和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社会工作原理”,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政策、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等。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至关重要,因它们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我建议大家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每个概念有基本的理解,凭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来梳理框架,加深记忆。关注国内外的社会工作实践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社会工作实务”则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这不仅需熟悉各种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还要了解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我推荐多阅读实务案例,尤其是苏州地区或者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实例,这有助于理解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社会工作。模拟实操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比如设计一个虚拟的个案管理过程,这样能提升实务能力。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发现定期回顾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我常常会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做成卡片,利用间隔重复法进行复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考。保持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也是必要的,因很多试题都会结合当下社会问题进行考察。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实务,都需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助人自助。带着这样的初心去学习,你会发现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命力。